TG Telegram Group & Channel
衔枚疾进 | United States America (US)
Create: Update:

近期端传媒上有两篇非常值得对比阅读的文章,一篇是吉汉在魏昂德(Andrew Walder)的研究的基础上对文革时期的动荡成因进行的深刻分析。这篇文章聚焦基层造反派的斗争方式与共产党高层决定的互动关系,明确指出造反派运动走向派系斗争的“内爆”,共产党高层的军事介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对于我们重新理解文革时期的“动乱”有非常大的帮助。该文已可以直接阅读:https://labourwiki.org/theinitium/20231023-1.html 。另一篇则是今天发表的关于文革记忆在八十年代以降中国公共空间的使用形式的文章(长截图已附上)。在历史与历史叙事的比较之间,我们可以发现作为符号的文革与文革本身的历史进程之间的巨大差异。换句话说,这个在中国公共空间里反复被作为比喻对象的历史事件,我们对其恐怕所知甚少。过于依赖于80年代以来公共空间对文革的叙述方式,反而可能既局限了我们对历史的理解,也局限了我们对未来的判断。

initium_1699916328747.png
8 MB
近期端传媒上有两篇非常值得对比阅读的文章,一篇是吉汉在魏昂德(Andrew Walder)的研究的基础上对文革时期的动荡成因进行的深刻分析。这篇文章聚焦基层造反派的斗争方式与共产党高层决定的互动关系,明确指出造反派运动走向派系斗争的“内爆”,共产党高层的军事介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对于我们重新理解文革时期的“动乱”有非常大的帮助。该文已可以直接阅读:https://labourwiki.org/theinitium/20231023-1.html 。另一篇则是今天发表的关于文革记忆在八十年代以降中国公共空间的使用形式的文章(长截图已附上)。在历史与历史叙事的比较之间,我们可以发现作为符号的文革与文革本身的历史进程之间的巨大差异。换句话说,这个在中国公共空间里反复被作为比喻对象的历史事件,我们对其恐怕所知甚少。过于依赖于80年代以来公共空间对文革的叙述方式,反而可能既局限了我们对历史的理解,也局限了我们对未来的判断。


>>Click here to continue<<

衔枚疾进




Share with your best friend
VIEW MORE

United States America Popular Telegram Group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