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 Telegram Group & Channel
蛋挞报 | United States America (US)
Create: Update:

——读书的意义:读《长日将尽》有感——

过去几年中我们陆续经历了修宪、社运、疫情、战争,国内国际的政治环境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倒退。这期间不断有朋友向我倾诉他们对读书的看法。有人说自己生来就不爱读书;也有人说即使不读书也能通过其他渠道获取信息;还有人说读书没有用,什么都无法改变。之前同大家探讨过英文阅读的重要性,今天想聊一聊读书的意义。读书到底有什么用?为什么说读书很重要?

说到读书的意义,就让我想起最近刚读完的一本书。日裔英国作家石黑一雄于1989年发表的小说《长日将尽》(The Remains of The Day),讲述了迟暮之年的英国管家Stevens在新任美国雇主建议下,半推半就踏上人生首次自驾游的故事。作者以深厚的文字功底将一段生动的英国乡村之旅呈现在我们眼前。旅途中的见闻不断将Stevens拉入回忆。故人与往事唤起心中的涟漪,不断的自我追问融化了曾经的笃定。几十年的人生如同梦一场,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一个时代的缓缓落幕,迟来的反思与领悟,失之交臂的爱人与无法重来的人生。这是一个关于错过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自省的故事,非常值得一读。

小说中Stevens对自己的职业选择非常自豪。他的父亲生前就是一名管家,他本人也常常思考如何将本职工作发挥到极致。石黑一雄在采访中说,英国管家一丝不苟的职业形象世界闻名,但这看似特殊的身份也代表着我们大多数人。我们就像Stevens一样,一生从事着平凡的工作,但内心依然充满期待。我们既希望能有尊严地活着,也希望自己的付出是有价值的。幸福的人生应该是有意义的人生,而个人幸福与社会发展本是异曲同工的追求。当时代的浪潮席卷而来,我们每个人身上都肩负着看似微不足道实则意义重大的社会责任。但是,当我们的注意力被每日的工作所占据,当我们试图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时,就很容易忘记停下来思考。最终在疲惫与焦虑中随波逐流,逐渐背离自己追求幸福的初衷。

工作上的忙碌正是Stevens逃避现实的借口。无论是身心俱疲的友人向他寻求安慰时,还是体弱年迈的父亲身体状况日益恶化时,他总是以“有正事要忙”为由抽身而去。父亲去世的当天正赶上庄园的重大活动,身为管家的他因选择继续坚守岗位而错过了与父亲道别的机会。得知父亲离世的消息后,Stevens一边继续地为大人物们端茶送水,一边难以抑制地流下了眼泪。正是这样一个努力工作又精益求精的人,却始终无法走出固步自封的生活状态,在对感情的不断压抑和对权威的绝对服从中与世浮沉。Stevens身上有太多我们熟悉的影子,也许是操劳一生的父母,也许是矜矜业业的自己。

在为Stevens的执迷不悟感到惋惜的同时,我们也想知道他最终是如何走出自欺的。在故事的开头作者巧妙地安排了旅行的桥段,让Stevens踏上了未知的旅程。一路上他与不同的陌生人邂逅,在互动中产生新的联系与火花。环境的改变成为Stevens思考的契机,他也终于摆脱“忙于工作”的束缚,重新诠释了自己的人生。这样的情节绝非偶然。现实经验表明,我们往往会逐渐与所处的环境趋同,形成所谓的集体思维与惯性行为模式。当身边的人们都错将忙碌等价于充实,当统治阶级只鼓励我们以内卷的方式竞相积累财富,却不准我们计较社会公平时,如果我们再不主动打破僵局,为自己创造思考的机会,大概就会像Stevens一样,在社会规训和意识形态宣传的双重影响下与自己的幸福失之交臂。

说完Stevens的故事,让我们回到读书的主题。其实,阅读的意义就如同小说中的自驾游一般。当我们拿起一本书并沉浸其中时,我们就暂时脱离了身处的现实环境。我们读书不光是为了解决某个实际问题,更重要的是为自己的好奇心提供一片土壤,收获一段超越日常的精神体验。阅读带来的思考与互动,既是私人的和内省的,又是包容的和友善的。读书的自由还体现在可以随时根据我们的兴趣与心境,选择要读什么书或以什么方式读书。当我们抱着开放与尊重的态度去阅读时,就像在对作者许诺:“我愿同你分享接下来的这段时光,请你带我看看这个世界;请帮助我成为一个更好的人,让你的思想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

当下的政治环境让许多人感到心灰意冷,一些人产生了读书无用的想法,也是人之常情,但是阅读其实还有更深一层的意义。政治哲学家汉娜·阿伦特在《极权主义的起源》一书中说道,极权统治的前提与基础正是孤立(isolation)。当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被强行切断,孤立的个人会否定行动的价值,成为不再关心社会真相与自我生存体验的傀儡。我们的无力感根植于极权制度造成的社会原子化,想要突破眼前的困境,就必须从精神上打破孤立。一本好书的珍贵之处,就在于它能给我们带来一段不受专制审查的思想体验,聆听古往今来那些认真诉说的声音,向优秀的思想者们借光。无论是以故事的形式,还是以论述的形式,阅读让我们看到彼此、欣赏彼此,共同关注与我们命运息息相关的议题,从精神上摆脱孤立的状态,重新建立与世界的联系。

读书对我们而言意义重大,但是没有人生来就擅长读书。与其说读书是一种天赋,不如说是一个主动的选择。在会读书、爱读书以前我们首先要向往读书,正如实践自由之前我们要先向往自由一样。读书并非郁郁不得志的精神逃避之法。从个人层面看,阅读为我们扩展了认识自我的空间,帮助我们学习独立思考与独立判断,并建立更加积极的人生态度;从社会层面看,阅读让我们重建与他人的联系,从精神上打破孤立感和无助感,获得行动的能量与勇气,进而推动社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读书 #小说 #思考 #人生

——读书的意义:读《长日将尽》有感——

过去几年中我们陆续经历了修宪、社运、疫情、战争,国内国际的政治环境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倒退。这期间不断有朋友向我倾诉他们对读书的看法。有人说自己生来就不爱读书;也有人说即使不读书也能通过其他渠道获取信息;还有人说读书没有用,什么都无法改变。之前同大家探讨过英文阅读的重要性,今天想聊一聊读书的意义。读书到底有什么用?为什么说读书很重要?

说到读书的意义,就让我想起最近刚读完的一本书。日裔英国作家石黑一雄于1989年发表的小说《长日将尽》(The Remains of The Day),讲述了迟暮之年的英国管家Stevens在新任美国雇主建议下,半推半就踏上人生首次自驾游的故事。作者以深厚的文字功底将一段生动的英国乡村之旅呈现在我们眼前。旅途中的见闻不断将Stevens拉入回忆。故人与往事唤起心中的涟漪,不断的自我追问融化了曾经的笃定。几十年的人生如同梦一场,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一个时代的缓缓落幕,迟来的反思与领悟,失之交臂的爱人与无法重来的人生。这是一个关于错过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自省的故事,非常值得一读。

小说中Stevens对自己的职业选择非常自豪。他的父亲生前就是一名管家,他本人也常常思考如何将本职工作发挥到极致。石黑一雄在采访中说,英国管家一丝不苟的职业形象世界闻名,但这看似特殊的身份也代表着我们大多数人。我们就像Stevens一样,一生从事着平凡的工作,但内心依然充满期待。我们既希望能有尊严地活着,也希望自己的付出是有价值的。幸福的人生应该是有意义的人生,而个人幸福与社会发展本是异曲同工的追求。当时代的浪潮席卷而来,我们每个人身上都肩负着看似微不足道实则意义重大的社会责任。但是,当我们的注意力被每日的工作所占据,当我们试图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时,就很容易忘记停下来思考。最终在疲惫与焦虑中随波逐流,逐渐背离自己追求幸福的初衷。

工作上的忙碌正是Stevens逃避现实的借口。无论是身心俱疲的友人向他寻求安慰时,还是体弱年迈的父亲身体状况日益恶化时,他总是以“有正事要忙”为由抽身而去。父亲去世的当天正赶上庄园的重大活动,身为管家的他因选择继续坚守岗位而错过了与父亲道别的机会。得知父亲离世的消息后,Stevens一边继续地为大人物们端茶送水,一边难以抑制地流下了眼泪。正是这样一个努力工作又精益求精的人,却始终无法走出固步自封的生活状态,在对感情的不断压抑和对权威的绝对服从中与世浮沉。Stevens身上有太多我们熟悉的影子,也许是操劳一生的父母,也许是矜矜业业的自己。

在为Stevens的执迷不悟感到惋惜的同时,我们也想知道他最终是如何走出自欺的。在故事的开头作者巧妙地安排了旅行的桥段,让Stevens踏上了未知的旅程。一路上他与不同的陌生人邂逅,在互动中产生新的联系与火花。环境的改变成为Stevens思考的契机,他也终于摆脱“忙于工作”的束缚,重新诠释了自己的人生。这样的情节绝非偶然。现实经验表明,我们往往会逐渐与所处的环境趋同,形成所谓的集体思维与惯性行为模式。当身边的人们都错将忙碌等价于充实,当统治阶级只鼓励我们以内卷的方式竞相积累财富,却不准我们计较社会公平时,如果我们再不主动打破僵局,为自己创造思考的机会,大概就会像Stevens一样,在社会规训和意识形态宣传的双重影响下与自己的幸福失之交臂。

说完Stevens的故事,让我们回到读书的主题。其实,阅读的意义就如同小说中的自驾游一般。当我们拿起一本书并沉浸其中时,我们就暂时脱离了身处的现实环境。我们读书不光是为了解决某个实际问题,更重要的是为自己的好奇心提供一片土壤,收获一段超越日常的精神体验。阅读带来的思考与互动,既是私人的和内省的,又是包容的和友善的。读书的自由还体现在可以随时根据我们的兴趣与心境,选择要读什么书或以什么方式读书。当我们抱着开放与尊重的态度去阅读时,就像在对作者许诺:“我愿同你分享接下来的这段时光,请你带我看看这个世界;请帮助我成为一个更好的人,让你的思想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

当下的政治环境让许多人感到心灰意冷,一些人产生了读书无用的想法,也是人之常情,但是阅读其实还有更深一层的意义。政治哲学家汉娜·阿伦特在《极权主义的起源》一书中说道,极权统治的前提与基础正是孤立(isolation)。当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被强行切断,孤立的个人会否定行动的价值,成为不再关心社会真相与自我生存体验的傀儡。我们的无力感根植于极权制度造成的社会原子化,想要突破眼前的困境,就必须从精神上打破孤立。一本好书的珍贵之处,就在于它能给我们带来一段不受专制审查的思想体验,聆听古往今来那些认真诉说的声音,向优秀的思想者们借光。无论是以故事的形式,还是以论述的形式,阅读让我们看到彼此、欣赏彼此,共同关注与我们命运息息相关的议题,从精神上摆脱孤立的状态,重新建立与世界的联系。

读书对我们而言意义重大,但是没有人生来就擅长读书。与其说读书是一种天赋,不如说是一个主动的选择。在会读书、爱读书以前我们首先要向往读书,正如实践自由之前我们要先向往自由一样。读书并非郁郁不得志的精神逃避之法。从个人层面看,阅读为我们扩展了认识自我的空间,帮助我们学习独立思考与独立判断,并建立更加积极的人生态度;从社会层面看,阅读让我们重建与他人的联系,从精神上打破孤立感和无助感,获得行动的能量与勇气,进而推动社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读书 #小说 #思考 #人生


>>Click here to continue<<

蛋挞报




Share with your best friend
VIEW MORE

United States America Popular Telegram Group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