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已經過了一半,下半年全球投資趨勢會有哪些重點?
全球總體經濟環境有一些大的趨勢是不變的,之前看的國泰世華下半年全球投資趨勢論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oPN6gpl8d0 )也有點出一些方向
包含主要的央行會盡所有力量用緊縮的貨幣政策,來壓低通膨回2%的目標,而能源的轉型會是一個很長的賽道持續放大規模,全球供應鏈會在地緣政治衝突的環境下繼續多角化去風險,這可能會是經濟動盪的一個因素。
在科技領域方面,人工智慧的快速普及會加速通膨的下行壓力,但同時AI會讓生產力大增加速經濟成長,則可能會讓利率維持在高水平。長期來看我更相信 AI 能降低企業的成本提高生產力,並將產品與服務價格給壓低。
聯準會的前副主席 Richard Clarida (現在是PIMCO全球經濟顧問)在國泰世華投資趨勢論壇中提到,央行要保持限制性政策去壓低通膨,同時也要避免金融潛在風險,這會是個兩難的目標。
聯準會的目標就是要薪資通膨從現在的4-5%水平降低,這需要勞動力市場緊張大幅緩解才做得到。對於就業市場需要降溫到聯準會可以容忍的水準,整體失業率上升1%到4.5%是聯準會可以容忍的範圍,即便到4.5%仍然是五年的較低位置。
股市現在的隱含波動率非常低,壞消息沒有反應在股票市場上,但在在債券市場中,壞消息都已經反應在債券當中。貨幣政策如今也達到接近峰值,未來不會再更積極。
而固定收益資產投資要關注的重點是起始殖利率,美國的三個月T Bill 已經提供 5-6%的殖利率,高評等的投資級債也有5%以上的收益率,當市場實質利率轉正,限制性貨幣政策出現效果讓經濟降溫通膨也降溫,也會是增持債券的時機。
整體市場因為集中漲幅在AI題材與大型科技股,讓股市看起來並沒有反應到經濟實際未來可能遭遇的高利率逆風,也有一些過熱現象。但是實際上AI以外的板塊目前看起來仍然是持平的狀況,
拉到更長期來看,全球少子與老齡化的問題正在發酵,過去主要的成長動力中國也面臨通縮的危機,各國債務的問題也在持續放大,使得未來消費的成長力道可能會衰減,也會壓抑未來的長期經濟成長。美元的儲備貨幣地位雖然中長期仍會佔據主導,但在地緣政治的影響下影響力可能會下降。
更多動態新常態的前瞻思維,可以看國泰世華2023下半年投資趨勢論壇內容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oPN6gpl8d0
>>Click here to contin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