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nel: 大愛網路電台
#真心看世界 一、【20240307人間菩提】
佛教徒所受的教育,讓我們的心可以調適,念念是善念,步步是菩薩道。我們的思想、智慧,念念都是佛菩薩的心念。人生有許多不同的煩惱與苦難,所以需要菩薩度眾生。菩薩要有智慧、有善念、願意身體力行,才有辦法真正接近眾生轉化心態。
所以善惡之道,有做不完的方向,但也有很需要及時做的;就像臺南。慈濟人去臺南修繕因地震毀壞的房舍,「藍天白雲」從地湧出,迅速、及時到達,這叫做不請之師。無論宜蘭,或是從臺北、臺中往南行,幫助他們無所求,就是自己去、自己回來。 若有朝一日,人人彼此之間互動的都是願意付出,不求回報,同時滿心歡喜,也很誠意的感恩。如果能夠這樣,人間就是淨土。時間短促,大家要把握因緣,能夠付出都是累積。
二、《啄木鳥老師時間——學習謙卑與勇敢的成長之路》
謝麗華老師,分享其教育經驗,透過「謙卑與勇敢」的故事,探討如何在團隊中學習與成長。
謝麗華老師分享一位資深學員因實習錯過與團隊共事的時間,導致接班時缺乏與團隊的革命情感,無法有效領導,進而引發團隊氣氛緊張。為解決此困境,老師決定更換「仙人掌」角色,讓一位個性溫和的學員接任,並強調「學員長」不僅是頭銜,更是學習圓融與智慧的機會。
她強調,教育的核心在於引導孩子從錯誤中學習,透過換位思考、放下自我、放大他人優點,才能真正進入人心,學習謙卑與勇敢。這些經驗不僅有助於校園生活,更能成為未來職場中的寶貴資產。
節目最後,老師引用證嚴法師的話:「君子如水,隨方就圓。」勉勵學員在每個環境中都能謙卑自處、勇敢承擔,並以此成就更好的自己與團隊。
https://daai.pse.is/th250312
佛教徒所受的教育,讓我們的心可以調適,念念是善念,步步是菩薩道。我們的思想、智慧,念念都是佛菩薩的心念。人生有許多不同的煩惱與苦難,所以需要菩薩度眾生。菩薩要有智慧、有善念、願意身體力行,才有辦法真正接近眾生轉化心態。
所以善惡之道,有做不完的方向,但也有很需要及時做的;就像臺南。慈濟人去臺南修繕因地震毀壞的房舍,「藍天白雲」從地湧出,迅速、及時到達,這叫做不請之師。無論宜蘭,或是從臺北、臺中往南行,幫助他們無所求,就是自己去、自己回來。 若有朝一日,人人彼此之間互動的都是願意付出,不求回報,同時滿心歡喜,也很誠意的感恩。如果能夠這樣,人間就是淨土。時間短促,大家要把握因緣,能夠付出都是累積。
二、《啄木鳥老師時間——學習謙卑與勇敢的成長之路》
謝麗華老師,分享其教育經驗,透過「謙卑與勇敢」的故事,探討如何在團隊中學習與成長。
謝麗華老師分享一位資深學員因實習錯過與團隊共事的時間,導致接班時缺乏與團隊的革命情感,無法有效領導,進而引發團隊氣氛緊張。為解決此困境,老師決定更換「仙人掌」角色,讓一位個性溫和的學員接任,並強調「學員長」不僅是頭銜,更是學習圓融與智慧的機會。
她強調,教育的核心在於引導孩子從錯誤中學習,透過換位思考、放下自我、放大他人優點,才能真正進入人心,學習謙卑與勇敢。這些經驗不僅有助於校園生活,更能成為未來職場中的寶貴資產。
節目最後,老師引用證嚴法師的話:「君子如水,隨方就圓。」勉勵學員在每個環境中都能謙卑自處、勇敢承擔,並以此成就更好的自己與團隊。
https://daai.pse.is/th250312
#真心看世界 佛陀問病圖的創作與意義
一、 佛陀問病圖的佛典與故事
▻ 出自⟪增一阿含經⟫裡的佛典故事,內容講述一位生病的比丘,因為平日卻乏關心他人,因 此當自己生病時,也無人照顧,最終只能孤獨地忍受傷痛,而佛陀知道此事後,親自探望 這位病比丘,幫他清理身體上的傷口、施藥治療,還給這位病比丘開示,讓他在傷痛中領 悟佛法。
▻ 此故事不僅展現佛陀的慈悲,也向僧團傳達了一個重要觀念:「探視病人的功德,如同見 佛」這句話強調關懷病人的重要性,並確立佛教對於「照顧病患」的重視。
芷編心得:此故事告訴我們,佛法不只是抽象的道理,而是要用行動去關懷和幫助他人,就像 在現實生活中,人際關係需要互相關心和付出,佛陀的慈悲告訴我們:「關心別人,也是 在幫助自己」。
二、 慈濟醫院壁畫的創作歷程
▻ 花蓮慈濟醫院(1986):由藝術家顏水龍教授運用馬賽克鑲嵌技法創作而成。理念:上人希 望醫院除了是提供醫療服務的場所,還能讓人感受到溫暖與安心。
▻ 大林慈濟醫院(1998):由李健儀教授創作,後由陳欽銘教授臨摹,完成壁畫,上人希望此 壁畫可以創新而不莊嚴。理念:上人強調壁畫應該「話中有話」,即使沒有文字敘述,也 能感受到關懷和安定。
▻ 新店慈濟醫院(2005):由唐暉教授創作,由三圓做元素,代表雲、地球、佛光,象徵著和 平、圓融和和諧。
芷小編心得:佛陀問病圖不只是藝術作品,更是一種提醒,讓醫護人員與病患在面對病痛時,能 感受到愛與希望。透過此故事也讓我反思,在日常生活中,我是否也能用同理心去關懷身 邊的人?學習佛陀的慈悲與智慧,讓問病不只是醫療行為,而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善念與行 動,就像慈濟提倡的「視病如親」,(面對有需要的人,不只是醫護有使命,你我都能)告訴大家要用同理心對待每個人,讓世界更加溫暖
歡迎點選收聽 2025.03.13真心看世界
靜思小語『凡事執著「我」,會畫地自限;無我才有無量功德。』
https://daai.pse.is/th250313
一、 佛陀問病圖的佛典與故事
▻ 出自⟪增一阿含經⟫裡的佛典故事,內容講述一位生病的比丘,因為平日卻乏關心他人,因 此當自己生病時,也無人照顧,最終只能孤獨地忍受傷痛,而佛陀知道此事後,親自探望 這位病比丘,幫他清理身體上的傷口、施藥治療,還給這位病比丘開示,讓他在傷痛中領 悟佛法。
▻ 此故事不僅展現佛陀的慈悲,也向僧團傳達了一個重要觀念:「探視病人的功德,如同見 佛」這句話強調關懷病人的重要性,並確立佛教對於「照顧病患」的重視。
芷編心得:此故事告訴我們,佛法不只是抽象的道理,而是要用行動去關懷和幫助他人,就像 在現實生活中,人際關係需要互相關心和付出,佛陀的慈悲告訴我們:「關心別人,也是 在幫助自己」。
二、 慈濟醫院壁畫的創作歷程
▻ 花蓮慈濟醫院(1986):由藝術家顏水龍教授運用馬賽克鑲嵌技法創作而成。理念:上人希 望醫院除了是提供醫療服務的場所,還能讓人感受到溫暖與安心。
▻ 大林慈濟醫院(1998):由李健儀教授創作,後由陳欽銘教授臨摹,完成壁畫,上人希望此 壁畫可以創新而不莊嚴。理念:上人強調壁畫應該「話中有話」,即使沒有文字敘述,也 能感受到關懷和安定。
▻ 新店慈濟醫院(2005):由唐暉教授創作,由三圓做元素,代表雲、地球、佛光,象徵著和 平、圓融和和諧。
芷小編心得:佛陀問病圖不只是藝術作品,更是一種提醒,讓醫護人員與病患在面對病痛時,能 感受到愛與希望。透過此故事也讓我反思,在日常生活中,我是否也能用同理心去關懷身 邊的人?學習佛陀的慈悲與智慧,讓問病不只是醫療行為,而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善念與行 動,就像慈濟提倡的「視病如親」,(面對有需要的人,不只是醫護有使命,你我都能)告訴大家要用同理心對待每個人,讓世界更加溫暖
歡迎點選收聽 2025.03.13真心看世界
靜思小語『凡事執著「我」,會畫地自限;無我才有無量功德。』
https://daai.pse.is/th250313
#真心看世界 ◎上人手扎20080314
一念虔誠遍三千 上達諸佛菩薩聽
諸天護法恆守護 虔迎請慈悲護念
靜思法脈 慈濟道場共護法
靜思精舍 德恭師父在志工早會中分享了 孝女禮佛 的故事,要照顧家中生病的老爸爸,無法每天到寺院禮佛為父親祈福的孝女,是用什麼方法表達最虔誠的心?
『一念虔誠遍三千』說明一切妙法都是來自於一念心和虔誠的力量。佛經說,一切唯心造,更是強調時間有限、生命有限,如果可以越早升起那「一念心」,就能有越多的時間去累積、成就生命的價值。 一念心可以讓我們口說好話,一念心可以讓我們身行好事。但有時自己的心沒顧好,亂跑,自己為什麼無法掌控? 所以要修行,可以說鍛鍊心智,光讀經聞法是不夠的,人事物之間多用心,能不能在境界來時及時化解,不受干擾? 也考驗自己有沒有把心修好。
人生無處不是妙法,以善帶動起人世間的淨化。我們所發出的一縷光芒、一份善意,都也可以照亮千年暗室,迎接心的光明。
歡迎點選收聽 2025.03.14真心看世界
靜思小語『人我之間有三關難過──不斷計較是你、是我、是他,惹來重重煩惱。』
https://daai.pse.is/th250314
一念虔誠遍三千 上達諸佛菩薩聽
諸天護法恆守護 虔迎請慈悲護念
靜思法脈 慈濟道場共護法
靜思精舍 德恭師父在志工早會中分享了 孝女禮佛 的故事,要照顧家中生病的老爸爸,無法每天到寺院禮佛為父親祈福的孝女,是用什麼方法表達最虔誠的心?
『一念虔誠遍三千』說明一切妙法都是來自於一念心和虔誠的力量。佛經說,一切唯心造,更是強調時間有限、生命有限,如果可以越早升起那「一念心」,就能有越多的時間去累積、成就生命的價值。 一念心可以讓我們口說好話,一念心可以讓我們身行好事。但有時自己的心沒顧好,亂跑,自己為什麼無法掌控? 所以要修行,可以說鍛鍊心智,光讀經聞法是不夠的,人事物之間多用心,能不能在境界來時及時化解,不受干擾? 也考驗自己有沒有把心修好。
人生無處不是妙法,以善帶動起人世間的淨化。我們所發出的一縷光芒、一份善意,都也可以照亮千年暗室,迎接心的光明。
歡迎點選收聽 2025.03.14真心看世界
靜思小語『人我之間有三關難過──不斷計較是你、是我、是他,惹來重重煩惱。』
https://daai.pse.is/th250314
#真心看世界 一、【20250316人間菩提】
人間菩薩道,是自己開出來的,走一步進一步,心心念念都是盡你們的職志;當醫生、藥師,就是救度人、拔除苦難。一個人能夠做到真善美,不困難;能夠眾人結合起來,彼此共同方向都是善,這很不簡單。我們替人間開大道做典範,希望大家把握分秒,生生世世共行菩薩道。 慈濟將近六十年了,你們這分真誠的心,愛護師父的慧命,還要繼續連接,慧命相傳。醫院或是靜思堂,大家都要好好守護。靜思堂是精神理念的傳承;醫療是生命的守護,人間唯有生命最有價值,生命要淨化,慈濟人自我淨化,也是做典範在淨化他人,這叫做傳慧命,感恩。
二、 心蓮朵朵開
曾國旗與王以蕾夫婦原本從事水稻種植,因氣候變遷與土地條件限制,面臨灌溉水源不足的困境。為了突破現狀,他們開始改種黃豆、黑豆與小麥等雜糧,致力於推動有機農業,並以友善土地的方式耕作,減少農藥與化肥使用,維護生態平衡。並花了十多年時間,將有機雜糧產業規模化,開發黃豆、黑豆茶、荞麦拉麵等多樣產品。透過水旱輪作改善土壤結構,並指導缺水農地轉作雜糧,提升農地利用率與農民收益,讓消費者獲得健康、安心的農產品。
為解決農產品銷售問題,夫婦成立「東豐拾穗」品牌,秉持四大精神——堅持、嚴選、即上、珍惜,推廣有機產品,並將有瑕疵或滯銷的農作轉為加工品,如柚皮糖,減少浪費、穩定農民收益。
在慈濟志工黃秀真的推動下,「東豐拾穗」成為慈濟愛心商店,將有機產品推廣至更多家庭,讓愛與善循環不息,代代相傳。
https://daai.pse.is/th250317
人間菩薩道,是自己開出來的,走一步進一步,心心念念都是盡你們的職志;當醫生、藥師,就是救度人、拔除苦難。一個人能夠做到真善美,不困難;能夠眾人結合起來,彼此共同方向都是善,這很不簡單。我們替人間開大道做典範,希望大家把握分秒,生生世世共行菩薩道。 慈濟將近六十年了,你們這分真誠的心,愛護師父的慧命,還要繼續連接,慧命相傳。醫院或是靜思堂,大家都要好好守護。靜思堂是精神理念的傳承;醫療是生命的守護,人間唯有生命最有價值,生命要淨化,慈濟人自我淨化,也是做典範在淨化他人,這叫做傳慧命,感恩。
二、 心蓮朵朵開
曾國旗與王以蕾夫婦原本從事水稻種植,因氣候變遷與土地條件限制,面臨灌溉水源不足的困境。為了突破現狀,他們開始改種黃豆、黑豆與小麥等雜糧,致力於推動有機農業,並以友善土地的方式耕作,減少農藥與化肥使用,維護生態平衡。並花了十多年時間,將有機雜糧產業規模化,開發黃豆、黑豆茶、荞麦拉麵等多樣產品。透過水旱輪作改善土壤結構,並指導缺水農地轉作雜糧,提升農地利用率與農民收益,讓消費者獲得健康、安心的農產品。
為解決農產品銷售問題,夫婦成立「東豐拾穗」品牌,秉持四大精神——堅持、嚴選、即上、珍惜,推廣有機產品,並將有瑕疵或滯銷的農作轉為加工品,如柚皮糖,減少浪費、穩定農民收益。
在慈濟志工黃秀真的推動下,「東豐拾穗」成為慈濟愛心商店,將有機產品推廣至更多家庭,讓愛與善循環不息,代代相傳。
https://daai.pse.is/th250317
#真心看世界 一、【20250315人間菩提】
宏都拉斯慈濟第一顆種子張鴻才,1998年與慈濟結緣,在美國慈濟志工的關懷互動下,承擔起當地志業的推展。
2011年中美洲豪雨成災,他帶著為數不多的志工,展開急難救助。不捨居民沒有遮風避雨的家,他推動援建計畫興建大愛屋;當地醫療資源的匱乏,他促成宏都拉斯慈濟人醫會的成立,並邀請美國慈濟人醫會舉辦首場大型義診;為了慈濟志業永續發展,他用心培育當地人才。
在海外異鄉深耕近30年,一路走來不容易,卻不曾對師父說辛苦。張鴻才師兄2025年2月3日因病辭世,師父相信過去累積的愛與經驗,他會很快找回慈濟路。
資深慈濟志工鄭明華與田憲士夫妻,很貼師父的心,每一次證嚴上人行腳到臺中,他們會緊緊地隨師,分享帶出了多少人,如何落實在社區,幾十年來心志不移。不過大家的年齡增加、老邁了,人生總無常,但菩薩情依舊。 期待大家除了關懷社會孤老、弱勢,也要多關心資深法親的居家安全。時光流逝,生命體力亦是,所以大家要把握時間。
二、 健康100分
花蓮慈濟醫院於2024年推動的「中西醫精準醫療元年」,結合中醫與西醫的專業,透過基因檢測進行個別化治療,為罕見疾病與疑難雜症患者帶來希望。
慈濟醫學中心林欣榮院長解釋,精準醫療是根據患者的DNA、RNA及蛋白質變化,找出疾病成因並對症下藥。例如,針對肌肉萎縮症(SMA)及羅倫佐油症候群,西醫以基因藥物治療,但費用高昂且研發需時多年,一針甚至高達五千萬。然而,慈濟醫院透過「中西醫合療」,運用中草藥激發基因代償功能,以成本低廉的方式為患者帶來改善與康復的機會。
林院長舉例,一名23歲罹患羅倫佐油症候群的患者,因基因突變導致神經退化,行動困難且小便失禁,西醫治療效果有限。經由慈濟醫院團隊以中草藥激發ABCD2、ABCD3基因代償,患者在治療數週後手腳恢復知覺,小便正常,生活品質大幅提升。
慈濟醫院在精準醫療的突破,不僅結合西醫的基因檢測與中醫草藥療法,更實踐證嚴上人「救人救世」的理念。此創新模式有效降低治療成本,為罕病患者帶來新希望,也開創了中西醫結合的精準醫療新篇章。
https://daai.pse.is/th250318
宏都拉斯慈濟第一顆種子張鴻才,1998年與慈濟結緣,在美國慈濟志工的關懷互動下,承擔起當地志業的推展。
2011年中美洲豪雨成災,他帶著為數不多的志工,展開急難救助。不捨居民沒有遮風避雨的家,他推動援建計畫興建大愛屋;當地醫療資源的匱乏,他促成宏都拉斯慈濟人醫會的成立,並邀請美國慈濟人醫會舉辦首場大型義診;為了慈濟志業永續發展,他用心培育當地人才。
在海外異鄉深耕近30年,一路走來不容易,卻不曾對師父說辛苦。張鴻才師兄2025年2月3日因病辭世,師父相信過去累積的愛與經驗,他會很快找回慈濟路。
資深慈濟志工鄭明華與田憲士夫妻,很貼師父的心,每一次證嚴上人行腳到臺中,他們會緊緊地隨師,分享帶出了多少人,如何落實在社區,幾十年來心志不移。不過大家的年齡增加、老邁了,人生總無常,但菩薩情依舊。 期待大家除了關懷社會孤老、弱勢,也要多關心資深法親的居家安全。時光流逝,生命體力亦是,所以大家要把握時間。
二、 健康100分
花蓮慈濟醫院於2024年推動的「中西醫精準醫療元年」,結合中醫與西醫的專業,透過基因檢測進行個別化治療,為罕見疾病與疑難雜症患者帶來希望。
慈濟醫學中心林欣榮院長解釋,精準醫療是根據患者的DNA、RNA及蛋白質變化,找出疾病成因並對症下藥。例如,針對肌肉萎縮症(SMA)及羅倫佐油症候群,西醫以基因藥物治療,但費用高昂且研發需時多年,一針甚至高達五千萬。然而,慈濟醫院透過「中西醫合療」,運用中草藥激發基因代償功能,以成本低廉的方式為患者帶來改善與康復的機會。
林院長舉例,一名23歲罹患羅倫佐油症候群的患者,因基因突變導致神經退化,行動困難且小便失禁,西醫治療效果有限。經由慈濟醫院團隊以中草藥激發ABCD2、ABCD3基因代償,患者在治療數週後手腳恢復知覺,小便正常,生活品質大幅提升。
慈濟醫院在精準醫療的突破,不僅結合西醫的基因檢測與中醫草藥療法,更實踐證嚴上人「救人救世」的理念。此創新模式有效降低治療成本,為罕病患者帶來新希望,也開創了中西醫結合的精準醫療新篇章。
https://daai.pse.is/th250318
天天運動卻沒變健康?因為你用錯方法了!
運動≠越多越好!小心你練的是「腎」不是肌肉
https://daai.pse.is/DrP250325
◎腎臟的秘密指標:腎絲球過濾率!
◎運動很好,但要適可而止!
◎肌酸酐是什麼?跟肌肉有關嗎?
◎運動也要「客製化」!不要盲目套用公式
◎積少成多,每天至少7500步血液循環更順暢
◎連喝水也會胖?!原來是新陳代謝在變化!
◎減肥卡關?先提升免疫力,讓身體自己調節!
來賓:花蓮慈濟醫院腎臟科 王智賢醫師
#腎臟#腎絲球過濾率#肌少症#運動#血液循環#喝水#新陳代謝
運動≠越多越好!小心你練的是「腎」不是肌肉
https://daai.pse.is/DrP250325
◎腎臟的秘密指標:腎絲球過濾率!
◎運動很好,但要適可而止!
◎肌酸酐是什麼?跟肌肉有關嗎?
◎運動也要「客製化」!不要盲目套用公式
◎積少成多,每天至少7500步血液循環更順暢
◎連喝水也會胖?!原來是新陳代謝在變化!
◎減肥卡關?先提升免疫力,讓身體自己調節!
來賓:花蓮慈濟醫院腎臟科 王智賢醫師
#腎臟#腎絲球過濾率#肌少症#運動#血液循環#喝水#新陳代謝
#真心看世界 一、【20240315人間菩提】
教育就是希望工程。德育很重要,但「德」要從哪裡來?從質,品德那個質感,讓人能看到質感,這叫做氣質。我們教育學生,要先把品德、品質顧好。從慈濟開始要辦教育,我就只求學生一定要穿制服,而且在校園裡面一定要茹素。愛惜生命、尊重生命,這是我們教育的方針。 佛教,這樣的直心是什麼心?就是本性、佛性,跟人道的品性是共一體,眾生本具有佛性。最近常說「學而覺」,學的過程就是菩薩道。佛法的名稱叫做「菩薩」,其實就是好的方向,我們要不斷地學習。 感恩老師,同時也要感恩學生,但一定要尊師重道。人間要把握因緣,要學會珍惜這一分老師與學生的感情。將來學教育的,將來與學生也是要有感情;學醫的,將來與病人也是要有情。都是要有情,才能做一個好醫師、好老師,或者是成功的事業家。
二、《啄木鳥老師時間—嚴厲多過鼓勵的教育?》
謝麗華老師,分享她如何透過「機會教育」幫助學生突破困境,培養自立能力。謝老師認為,真正的愛是幫助孩子獨立成長,而非形成情感依附,否則孩子將無法真正成熟,並永遠依賴他人來獲得認同感。
一位來自單親、家暴家庭的學生,因缺乏愛與安全感而多次自我傷害。謝老師透過持續的對話與分析,鼓勵他改變受害者心態,強調「人生劇本自己寫」,只要改變認知,就能突破困境。她比喻「幸福的包裝紙是苦難」,只要願意戳破,苦難能成為成長的養分。在陪伴學生過程中,謝老師創造各種情境,讓學生探索自我,並透過國際交流活動,讓他親眼見識他人的苦難,進一步反思自己的處境。
此外,她強調「慈悲加智慧」的重要性,過度的保護與依附只會使孩子停滯不前。教育的真諦在於幫助孩子擁有自我成長的能力,而非將他們困在依賴之中。她以「愛的清淨無染」作為教育理念,期望孩子能在愛的支持下,成為有能力改變命運、獨立自主的人。
https://daai.pse.is/th250319
教育就是希望工程。德育很重要,但「德」要從哪裡來?從質,品德那個質感,讓人能看到質感,這叫做氣質。我們教育學生,要先把品德、品質顧好。從慈濟開始要辦教育,我就只求學生一定要穿制服,而且在校園裡面一定要茹素。愛惜生命、尊重生命,這是我們教育的方針。 佛教,這樣的直心是什麼心?就是本性、佛性,跟人道的品性是共一體,眾生本具有佛性。最近常說「學而覺」,學的過程就是菩薩道。佛法的名稱叫做「菩薩」,其實就是好的方向,我們要不斷地學習。 感恩老師,同時也要感恩學生,但一定要尊師重道。人間要把握因緣,要學會珍惜這一分老師與學生的感情。將來學教育的,將來與學生也是要有感情;學醫的,將來與病人也是要有情。都是要有情,才能做一個好醫師、好老師,或者是成功的事業家。
二、《啄木鳥老師時間—嚴厲多過鼓勵的教育?》
謝麗華老師,分享她如何透過「機會教育」幫助學生突破困境,培養自立能力。謝老師認為,真正的愛是幫助孩子獨立成長,而非形成情感依附,否則孩子將無法真正成熟,並永遠依賴他人來獲得認同感。
一位來自單親、家暴家庭的學生,因缺乏愛與安全感而多次自我傷害。謝老師透過持續的對話與分析,鼓勵他改變受害者心態,強調「人生劇本自己寫」,只要改變認知,就能突破困境。她比喻「幸福的包裝紙是苦難」,只要願意戳破,苦難能成為成長的養分。在陪伴學生過程中,謝老師創造各種情境,讓學生探索自我,並透過國際交流活動,讓他親眼見識他人的苦難,進一步反思自己的處境。
此外,她強調「慈悲加智慧」的重要性,過度的保護與依附只會使孩子停滯不前。教育的真諦在於幫助孩子擁有自我成長的能力,而非將他們困在依賴之中。她以「愛的清淨無染」作為教育理念,期望孩子能在愛的支持下,成為有能力改變命運、獨立自主的人。
https://daai.pse.is/th250319
吃錯傷腎、喝錯傷腎、做錯更傷腎!
護腎攻略大公開!三多三少四不一沒有
https://daai.pse.is/DrP250318
◎尿尿有泡泡,就是腎臟不好?
◎腎臟是沉默的器官,如何判定腎功能衰退?
◎日常如何保養腎臟?哪些人是高危險群?
◎反其道而行!不愛吃的食物越要吃
◎水喝太多也傷腎?!適量喝水才是關鍵
來賓:花蓮慈濟醫院 腎臟科 王智賢醫師
#尿尿有泡泡 #慢性腎臟病 #急性腎衰竭 #橫紋肌溶解#十大死因#日積月累#保養#三多三少四不一沒有#適當多喝水#早睡早起#穴位按摩
護腎攻略大公開!三多三少四不一沒有
https://daai.pse.is/DrP250318
◎尿尿有泡泡,就是腎臟不好?
◎腎臟是沉默的器官,如何判定腎功能衰退?
◎日常如何保養腎臟?哪些人是高危險群?
◎反其道而行!不愛吃的食物越要吃
◎水喝太多也傷腎?!適量喝水才是關鍵
來賓:花蓮慈濟醫院 腎臟科 王智賢醫師
#尿尿有泡泡 #慢性腎臟病 #急性腎衰竭 #橫紋肌溶解#十大死因#日積月累#保養#三多三少四不一沒有#適當多喝水#早睡早起#穴位按摩
🍀本週共修推薦~
<靜思妙蓮華讀書會458>
聞法入心解大道,音教入耳心中會,
信行菩提大直道,心與道會斷疑悔。
🎧(點選 可收聽)
https://soundcloud.com/aaiadio/20250327-458a
20130627晨語 證嚴上人開示:
【經文】
世尊!
我從昔來,終日竟夜,每自剋責。
而今從佛聞所未聞未曾有法,
斷諸疑悔,身意泰然,快得安隱。
🔊Podcast
https://reurl.cc/W0XAX5
☁️【藍天白雲好時光】
主持人:張嘉玲
共修內容:靜思妙蓮華
譬喻品第三 第458集
📖【靜思妙蓮華序品第ㄧ】
https://soundcloud.com/aaiadio/sets/u4o2irtcqobf
📖【靜思妙蓮華方便品第二】
https://soundcloud.com/aaiadio/sets/ly06txat8gwm
📖【靜思妙蓮華譬喻品第三】
https://soundcloud.com/aaiadio/sets/onmav6h26owz
❤️大愛網路電台網頁
https://daairadio.tw
😊大愛網路電台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daairadio.tw/
<靜思妙蓮華讀書會458>
聞法入心解大道,音教入耳心中會,
信行菩提大直道,心與道會斷疑悔。
🎧(點選 可收聽)
https://soundcloud.com/aaiadio/20250327-458a
20130627晨語 證嚴上人開示:
【經文】
世尊!
我從昔來,終日竟夜,每自剋責。
而今從佛聞所未聞未曾有法,
斷諸疑悔,身意泰然,快得安隱。
🔊Podcast
https://reurl.cc/W0XAX5
☁️【藍天白雲好時光】
主持人:張嘉玲
共修內容:靜思妙蓮華
譬喻品第三 第458集
📖【靜思妙蓮華序品第ㄧ】
https://soundcloud.com/aaiadio/sets/u4o2irtcqobf
📖【靜思妙蓮華方便品第二】
https://soundcloud.com/aaiadio/sets/ly06txat8gwm
📖【靜思妙蓮華譬喻品第三】
https://soundcloud.com/aaiadio/sets/onmav6h26owz
❤️大愛網路電台網頁
https://daairadio.tw
😊大愛網路電台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daairadio.tw/
#真心看世界 一、【20250318人間菩提】
慈濟人醫會幾十年來一直守護生命、守護健康、守護愛,醫師、護理師、藥師、志工利用假期走進偏鄉,定期探訪關懷,期待菩薩們的發心要傳承。
知識高的人是最難度的,過去大家對佛教總是以為「這老太婆的宗教」,其實佛法的道理很深,遍虛空法界;佛法也是很科學、很哲學,也很有生理學、物理學。可惜現在人間世俗事多了,大家比較分心無法深入,其實佛法很值得研究的!
人醫會志工除了送愛送關懷,有的家庭需還經髒亂,也放下身段協助打掃,這就是慈、大悲、大喜、大捨。
慈濟五十多年來,師父想要做什麼,慈濟人總是出錢又出力,而且心總是那樣的誠與愛,付出無所求。常住師父跟著師父也是很辛苦,日出而作,日落後也不清閒,趕著做手工,自力「耕」生,維持用度也作為慈善基金。若說要供養,給師父最大的供養就是幫助師父做慈濟。
二、 心蓮朵朵開
土司坊的老闆娘林秀玲與兒子尤宏宇分享他們將部分營收投入竹筒,員工們也響應,把家中零錢投入。竹筒不在乎金額大小,而是愛的累積,一元、五元都能發揮影響力。
創業初心:母愛與健康
土司坊的成立源於母愛。林秀玲希望兒子能吃到健康早餐,因此開設店鋪,堅持使用高品質食材。尤宏宇在國中時熱愛棒球,創立球隊卻面臨經費短缺問題,於是積極募款,最終成功籌得200萬元。他從打電話給企業客服開始,逐步學習撰寫企劃書,獲得企業支持。這些經驗幫助他成功申請清華大學特殊選材。
https://daai.pse.is/th250324
慈濟人醫會幾十年來一直守護生命、守護健康、守護愛,醫師、護理師、藥師、志工利用假期走進偏鄉,定期探訪關懷,期待菩薩們的發心要傳承。
知識高的人是最難度的,過去大家對佛教總是以為「這老太婆的宗教」,其實佛法的道理很深,遍虛空法界;佛法也是很科學、很哲學,也很有生理學、物理學。可惜現在人間世俗事多了,大家比較分心無法深入,其實佛法很值得研究的!
人醫會志工除了送愛送關懷,有的家庭需還經髒亂,也放下身段協助打掃,這就是慈、大悲、大喜、大捨。
慈濟五十多年來,師父想要做什麼,慈濟人總是出錢又出力,而且心總是那樣的誠與愛,付出無所求。常住師父跟著師父也是很辛苦,日出而作,日落後也不清閒,趕著做手工,自力「耕」生,維持用度也作為慈善基金。若說要供養,給師父最大的供養就是幫助師父做慈濟。
二、 心蓮朵朵開
土司坊的老闆娘林秀玲與兒子尤宏宇分享他們將部分營收投入竹筒,員工們也響應,把家中零錢投入。竹筒不在乎金額大小,而是愛的累積,一元、五元都能發揮影響力。
創業初心:母愛與健康
土司坊的成立源於母愛。林秀玲希望兒子能吃到健康早餐,因此開設店鋪,堅持使用高品質食材。尤宏宇在國中時熱愛棒球,創立球隊卻面臨經費短缺問題,於是積極募款,最終成功籌得200萬元。他從打電話給企業客服開始,逐步學習撰寫企劃書,獲得企業支持。這些經驗幫助他成功申請清華大學特殊選材。
https://daai.pse.is/th250324
#真心看世界 一、【20250317人間菩提】
1991年,為花蓮慈濟醫院建院募款的「預約人間淨土」系列活動,主題曲的旋律還歷歷在記憶中。證嚴上人感恩大家護持慈濟,才有現在慈濟四大志業的發展,走向國際的慈善足跡。
雖然過去了三十多年,天天我都在感恩中,沒有這麼多人,慈濟如何在人間?一個人沒辦法,少數人做不起來,所以真的很感恩。大家同在慈濟,唯有靠每一位發心立願,為自己好好地堅持乾淨,才能讓下一代的下一代,得到安全、康樂的幸福的人生。
一定要記得把握因緣造福,過去「五毛錢」;現在只要提倡大家每天一塊錢、五塊錢都好,總而言之,這個時代需要你們用心造福,大家時時都要多用心。
二、 健康100分
全球約有7,000多種罕見疾病,雖然單一疾病患者不多,但對病患及家庭影響深遠,且社會支援與醫療資源相對不足。花蓮慈濟醫院林欣榮院長分享,許多罕見疾病源自基因突變,影響從嬰幼兒期開始,導致嚴重的身體功能障礙。例如SMA(脊髓性肌萎縮症)影響肌肉發育,嚴重者在兩歲前即因呼吸衰竭去世。近年來,基因療法突破,使得在兩歲前確診的SMA患者有機會透過基因治療存活,但治療費用高昂,每針達5,000萬至1億元,政府透過健保部分補助,減輕家庭負擔。
基因檢測技術進步,從2000年首次解碼人類基因體,到現今全基因檢測(WGS)只需約一週即可完成,提升診斷準確率,幫助醫師精確對症治療。不僅罕病,如帕金森氏症、失智症等神經疾病也能透過基因檢測找到病因,進而尋求適合的治療方案。
花蓮慈濟醫院設有罕病中心,由小兒科專家朱紹盈主任領導,提供基因診斷、遺傳諮詢及衛教支援,幫助患者及家屬面對病情,並指導未來生育計畫。此外,醫院透過遠距醫療服務,為偏鄉患者提供遺傳諮詢,降低就醫不便。
基因療法雖然昂貴,但醫學界持續探索更具成本效益的藥物,如西藥研發與中草藥應用的結合。慈濟團隊研究以當歸萃取物為基礎的惡性腦瘤治療,歷時20年終於證實有效,顯示中西醫整合的潛力。隨著基因醫療技術進步與成本降低,未來將有更多罕病患者受惠。
https://daai.pse.is/th250325
1991年,為花蓮慈濟醫院建院募款的「預約人間淨土」系列活動,主題曲的旋律還歷歷在記憶中。證嚴上人感恩大家護持慈濟,才有現在慈濟四大志業的發展,走向國際的慈善足跡。
雖然過去了三十多年,天天我都在感恩中,沒有這麼多人,慈濟如何在人間?一個人沒辦法,少數人做不起來,所以真的很感恩。大家同在慈濟,唯有靠每一位發心立願,為自己好好地堅持乾淨,才能讓下一代的下一代,得到安全、康樂的幸福的人生。
一定要記得把握因緣造福,過去「五毛錢」;現在只要提倡大家每天一塊錢、五塊錢都好,總而言之,這個時代需要你們用心造福,大家時時都要多用心。
二、 健康100分
全球約有7,000多種罕見疾病,雖然單一疾病患者不多,但對病患及家庭影響深遠,且社會支援與醫療資源相對不足。花蓮慈濟醫院林欣榮院長分享,許多罕見疾病源自基因突變,影響從嬰幼兒期開始,導致嚴重的身體功能障礙。例如SMA(脊髓性肌萎縮症)影響肌肉發育,嚴重者在兩歲前即因呼吸衰竭去世。近年來,基因療法突破,使得在兩歲前確診的SMA患者有機會透過基因治療存活,但治療費用高昂,每針達5,000萬至1億元,政府透過健保部分補助,減輕家庭負擔。
基因檢測技術進步,從2000年首次解碼人類基因體,到現今全基因檢測(WGS)只需約一週即可完成,提升診斷準確率,幫助醫師精確對症治療。不僅罕病,如帕金森氏症、失智症等神經疾病也能透過基因檢測找到病因,進而尋求適合的治療方案。
花蓮慈濟醫院設有罕病中心,由小兒科專家朱紹盈主任領導,提供基因診斷、遺傳諮詢及衛教支援,幫助患者及家屬面對病情,並指導未來生育計畫。此外,醫院透過遠距醫療服務,為偏鄉患者提供遺傳諮詢,降低就醫不便。
基因療法雖然昂貴,但醫學界持續探索更具成本效益的藥物,如西藥研發與中草藥應用的結合。慈濟團隊研究以當歸萃取物為基礎的惡性腦瘤治療,歷時20年終於證實有效,顯示中西醫整合的潛力。隨著基因醫療技術進步與成本降低,未來將有更多罕病患者受惠。
https://daai.pse.is/th250325
小時不護腎,長大需洗腎!
排尿也要「時間管理」:一天5~6次是標準!
https://daai.pse.is/DrP250401
◎喝飲料 = 補水?小心越喝越渴!
◎膀胱有苦說不出!慣性憋尿是無聲的健康危機
◎父母行為影響孩子習慣,如廁行為也要訓練?!
◎排尿疼痛不能輕忽!嚴重恐造成腎臟發炎
◎尿液顏色 = 健康密碼:顏色清透最健康
來賓:花蓮慈濟醫院小兒科 陳明群醫師
#排尿#廁所#尿液顏色#膀胱#尿遁#憋尿#泌尿道感染#腎臟發炎#喝水#兒童
排尿也要「時間管理」:一天5~6次是標準!
https://daai.pse.is/DrP250401
◎喝飲料 = 補水?小心越喝越渴!
◎膀胱有苦說不出!慣性憋尿是無聲的健康危機
◎父母行為影響孩子習慣,如廁行為也要訓練?!
◎排尿疼痛不能輕忽!嚴重恐造成腎臟發炎
◎尿液顏色 = 健康密碼:顏色清透最健康
來賓:花蓮慈濟醫院小兒科 陳明群醫師
#排尿#廁所#尿液顏色#膀胱#尿遁#憋尿#泌尿道感染#腎臟發炎#喝水#兒童
HTML Embed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