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 Telegram Group Link
Channel: 大愛網路電台
Back to Bottom
吃錯傷腎、喝錯傷腎、做錯更傷腎!
護腎攻略大公開!三多三少四不一沒有
https://daai.pse.is/DrP250318

◎尿尿有泡泡,就是腎臟不好?
◎腎臟是沉默的器官,如何判定腎功能衰退?
◎日常如何保養腎臟?哪些人是高危險群?
◎反其道而行!不愛吃的食物越要吃
◎水喝太多也傷腎?!適量喝水才是關鍵

來賓:花蓮慈濟醫院 腎臟科 王智賢醫師

#尿尿有泡泡 #慢性腎臟病 #急性腎衰竭 #橫紋肌溶解#十大死因#日積月累#保養#三多三少四不一沒有#適當多喝水#早睡早起#穴位按摩
慈濟的故事_037 壹 靜思
叄部曲 圓夢‧出家 1962年~1966年

守志奉道的靜思家風_1 P366~374

https://daai.pse.is/Story250307
聽見生命力🌹 第八十三集 台灣身心障礙者自立生活聯盟-莊棋銘祕書長〈上〉

線上收聽👂 https://daai.pse.is/life250307

「不要小看自己,因為人有無限的可能。」

◎人的潛能是無限的,只要有堅定的信念和毅力,就能夠克服任何困難,實現任何目標。人的潛能不僅可以用於個人的成就,更要用於行善造福,幫助他人。

不要小看自己,因為每個人都具有無限的潛能,只要我們發揮佛性,行善造福,就能夠實現生命的價值。

🎤主持人:許豈逢、陳宥甄
首播時間:每月第一週五 10:00
重播時間:
每週五 15:00 20:00;隔週五 01:00
每週六、日 3:30

#聽見生命力 #許豈逢、陳宥甄 #台灣身心障礙者自立生活聯盟 #莊棋銘祕書長 #不要小看自己 #小小力量 #大大價值
#真心看世界 ☆♪☆*:.。. o(≧▽≦)o .。.:*☆♪( ´θ`)ノ
當慈濟來了別哭,慈濟會幫助有需要的人,
感恩有慈濟,辛巴威感到幸福,
感恩有慈濟,慈濟來了就不在飢餓也有乾淨的水,
慈濟來了~我們感到幸福~ ♬ ♩ ♡ ♪ ♪ ♫ ♭ ♫ ♡ 辛巴威志工歌曲
【非洲弟子至誠發願】
相信上人翻轉非洲的心願! 朝向上人手指的方向!
跟師父行 慈濟人,跟師父行! 慈濟人,跟師父行!~~~~~

【非洲溫馨座談 證嚴上人開示】
這首歌『慈濟人對師父走』,師父健在 大家跟著走,但要記得,生命是無常,慧命是永恆。50多年前的一念心,草創時期的艱難,但想到這是自己要發心的,總要自我勉勵堅持下去! 以虔誠的心支持下去,心靈的呼聲,大家可以看到聽到有意義的事,就會有人響應。那微薄的力量,看到火金姑的微小可以發微光,這就是信號,彼此成群發亮。在黑夜中一閃一閃,成為很美的火金姑,就如人間美事。

佛法說人生苦難偏多,就如各位的分享,要喝一杯乾淨的水都困難。有的為了提水,還沒到家,人在中途遇到猛獸就往生了。對台灣的我們無法體會,怎麼走在路上,遇到猛獸就被襲擊? 人間與動物生活各有界限,人先打擾到他們的生活,所以動物要與人爭,動亂時代,這種生態危機就會發生。

現代人生活不錯,但看不到的業力,不是誰傷了誰,而是病菌感染。現在人口多,提高警覺,要乾淨,離不開水,要時常洗手,也沒有摸什麼,但就是有細菌要洗手,常對自己說:要珍惜水。

朱居士在辛巴威開井已經10多年了,累積兩千多口井,很讚嘆。不是一次給糧食,而是一口井可以用百年,但要顧得好,水是大生命,也是大地五穀雜糧的生機,珍惜水,這都需要教育。很期待非洲各國要多管齊下,教導耕作、珍惜水源、保持乾淨,很多需要去傳道這也是傳法。利益人間、照顧生命,生活能寬鬆起來,都是要把身體照顧好,而水對身體很重要,水是人類的大生命,也是大地生機。

https://daai.pse.is/th250228
好節目收聽 🎧 https://soundcloud.com/aaiadio/577a

詩意人生

❤️一輩子在美國矽谷打拼、習慣用左腦理性思考的一位工程師,有沒有可能在退休之後,成為以使用右腦為主的藝術家?

今天的節目中,邀請擁有化工博士學位的詩人書法家謝勳先生,來分享他在退休後,如何運用左腦的邏輯思維和右腦的創意發想,開展出幸福的詩意人生!


主持人:張詠涵
嘉賓:謝勳博士

#北加州分會 #大愛知音 #張詠涵 #謝勳博士 #北加州慈濟社會教育 # VITA免費報稅服務 #加州急難準備計畫 #LISTOS
#真心看世界 一、【20250223人間菩提】
大家有緣才能在同一個道場修行,每一個人的一秒鐘會合起來,一秒鐘就等於是好幾分鐘。所以我們的心若能夠合,力量合同行正道,念念覺知正思惟,步步踏實走向修行的方向,這就是修行。 我們是修行人,生活中要時時提起感恩心,心念要正、方向要善,知福更要共善為人間,付出無所求,步步精進利益眾生,這是我們的本分事。 時間都在分秒中累積,人生難得,我們要很用心,聞法入心更要展開行動,用心說話、用心助人、用心行道,無不都是在行為中。 修菩薩行,要與眾生結大福緣,以真誠之心待人接物,落實在行動之中,這就是修養。把握時間、把握因緣,讓人歡喜、撥開煩惱,讓日常中充滿法喜,福慧雙修。

二、 心蓮朵朵開
經營「墨竹民宿」的彭瑞珍曾獲得教育部「金舵獎」,其貢獻在家庭教育領域受到肯定,並將自身經驗編輯成書,被教育部典範推廣。
彭瑞珍的母親是慈濟「竹筒歲月」30位家庭主婦之一,從小耳濡目染,使她對慈濟文化有深厚的情感。她回憶母親帶著竹筒儲蓄善款的點滴,影響了她日後的行善理念,也讓她的民宿成為慈濟志工們的溫暖落腳點。她在民宿內擺放靜思語,許多旅客因此受到啟發,甚至有離家出走者透過閱讀靜思語找到心靈寄託。她認為:「人生無處不是道場」,幫助人不分場合,一句好話、一個善舉都能帶來改變。

彭瑞珍現在積極學習鋼琴與歌唱,認為音樂是靈魂的養分,能陶冶身心、預防老年痴呆,也透過音樂班帶動樂趣,讓更多人找到生活的樂趣。

https://daai.pse.is/th250303
慈濟的故事_038 壹 靜思
叄部曲 圓夢‧出家 1962年~1966年

守志奉道的靜思家風_2 P366~377
去留之間 P382~385

https://daai.pse.is/Story250311
#真心看世界 一、【202500301人間菩提】
上人與中區慈濟人話當年,從「九二一」希望工程動土,到2003年與農委會合作援助印尼大米,其實慈濟在人間,很有價值。我們要紀錄下來,這都是一種教育,讓未來的人看到這個時代,慈濟做了多少事。 人若是思想偏差就會造成動亂;當然,思想正確可以造福人間。所以人很好,卻也很險惡,就像峭壁,路窄;心念很窄,容不得,第二條路線,它就是直直這條。所以這條線很尖、很利、很危險,這就是人生。所以修行要好好修心,要戒慎虔誠,祈求天下平安,這就是人間的福。 要讓人生平安,必須靠人人的一念心。順天理就是開善道;天理是這樣,道理也是這樣,但是「道」需要人開。總而言之,期待大家一定要盤點生命,將慈濟的大藏經流傳下來。

二、【靈性與靈魂有什麼不同? 】
大林慈濟醫院心蓮病房宗教師普安法師探討: 生命與靈性的對話:安寧病房的故事。生命的終點往往帶著未知與恐懼,因此大多數人不願討論死亡。然而,死亡是人生的最終旅程,應該像規劃職涯一樣,思考如何準備善終。

安寧病房並非「等死的地方」,而是急性病房,病人若病情穩定,仍可返回家中。有些病人甚至在醫師預估生命僅剩數週時,因症狀控制良好,而存活數年,並完成心願。

而靈性不同於靈魂,它指的是人在生命歷程中,如何與自我、自然、宗教信仰建立和諧關係。許多病人初期專注於病情變化,但當面對死亡時,開始思考生命的意義與希望。宗教信仰能帶來力量,讓病人相信「生命有來世」,從而產生希望。

普安法師分享了一位慈濟師姊的故事。她因病入住安寧病房,對女兒的不理解感到憤怒,認為自己被放棄。然而,她真正的遺憾是無法再參與慈濟。當法師告訴她:「這只是暫時的旅程,未來可再回來」,她終於放下執念,安心地回家,最終在家中離世。這顯示靈性照顧不僅減輕病人的痛苦,更能幫助他們帶著希望走完人生最後一程。安寧療護不只是治療身體的不適,更關注心靈的安頓。透過靈性關懷,病人能夠以平靜與希望面對死亡,讓生死兩相安

https://daai.pse.is/th250304
一直沈默寡言的腎臟...它真的沒事嗎?
護腎行動!謹慎5口訣:泡水高貧倦
https://daai.pse.is/DrP250311

◎每天都很累?可能是腎臟快累壞!
◎不是變胖!是腎臟異常引發水腫
◎臺灣每十人有一人!慢性腎臟病離我這麼近
◎心腎症候群:腎臟不好,心臟也遭殃!
◎46%到48%尿毒症患者,誘因是糖尿病
◎熬夜、少喝水、吃重鹹是腎衰竭的幕後黑手

來賓:花蓮慈濟醫院 腎臟內科 徐邦治醫師

#腎臟 #慢性腎臟病 #腎衰竭 #心腎症候群#蛋白尿 #三高#水腫 #護腎 #疲倦 #累 #十大死因 #722法則#泡水高貧倦
#真心看世界 一、【20240228人間菩提】
證嚴上人鼓勵慈濟人盤點生命,撰寫自己有價值的人生故事書《傳家寶》,將歷史留下傳給子孫。而《傳家寶》不只是自己的傳家寶,更是見證這個時代的大藏經。
2024年11月6日,證嚴上人行腳臺中期間,人文真善美志工分享生命故事,陳秀鷹師姊分享因開始寫自己的《傳家寶》,而回顧了在慈濟生長的足跡,發現原來自己的生命中真的有寶藏,也希望透過自身的分享帶動大家都來盤點生命,譜寫慈濟大藏經。
回顧來時路,臺中的慈濟因達宏法師的帶動,奠下志業根基, 上人感恩故友及資深老菩薩們,因為沒有過去,就沒有我們現在的慈濟,所以現在大家要更用心精進,開枝展葉,弘揚慈濟法,好好把我們的歷史,流傳下去,讓臺中「菩提樹」根更紮實,並開花結果。菩薩道很長,我們要代代相傳,不斷開、不斷開,這是我們的方向。

二、啄木鳥老師時間~
謝麗華老師在課堂上,以「品牌」的概念引導學生思考價值觀。她透過自身經驗,說明品牌不僅是一個名稱,更包含文化內涵與精神。例如,她以慈濟大學為例,探討校風與教育責任,並進一步讓學生理解品牌的核心價值。

在課堂上,學生的行為如遲到、吃早餐、跳過座位等,提供了即時教育契機。老師不急於指責,而是利用這些情境,引導學生思考品牌的堅持與內涵。她舉例無印良品與UNIQLO,讓學生了解品牌定位與忠誠客群的重要性,進而讓學生反思自身選擇與行為。

此外,她分享一位慈濟委員的故事,這位師姐曾受慈濟幫助,後來投入志工工作,認為慈濟是她最重要的品牌與名牌。這突顯出品牌不僅是商業概念,更能成為個人認同與價值的象徵。

她並提醒學生,遵守團體規則也是一種能力,而真正的創意是在既有規範內發揮潛力。教育的目標,不是讓學生被規則束縛,而是在理解規則的同時,找到發展自我的方式。

https://daai.pse.is/th250305
#真心看世界 佛陀在《法華經》說,五十人自行隨喜之功德仍是廣大無邊。聽法者傳五十人,功德無量。上人勉勵身為慈濟人要傳五十代人精進走在菩薩道。 期許海外志工們授證之後回僑居地落實,平面的傳 還要深度的傳,用真誠的心深入慈濟,走出人間價值,讓善的精神代代相傳。
=====
《佛國組曲》佛陀故鄉的轉變
靜思小2024/12/12「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營隊三重場,為了讓尼泊爾、印度海外志工了解,為什麼要回歸佛陀故鄉,全台經藏演繹大種子,結合唐美雲戲團,串聯一九九三年尼泊爾大水災;二0一五年大地震;三年來全球慈濟人弘法利生,回饋佛陀故鄉的種種的足跡三大事件,演繹《佛國組曲》。
{見證弘法利生落實在佛國} ◎戴麗俐,黃愛惠/志業體活動報導

歡迎點選收聽 2025.03.06真心看世界

靜思小語『堅定心志、廣結善緣,累積生生世世同行菩薩道的好因緣。』

https://daai.pse.is/th250306
慈濟的故事_39 貳 善護
壹部曲 克難‧慈善1966年始

縈繞心頭的鮮紅記憶_1 P38~47

https://daai.pse.is/Story250314
愛在西拉雅 第七十五集【台南市_安南和氣郭永福師兄及林芙蓉師姊】

線上收聽 🎧 https://daai.pse.is/SiRaYa250314

❤️這集專訪人物是委員號655的郭永福師兄及同修林芙蓉師姊!永福師兄是台南最早期參與國際賬災成員,而同修芙蓉師姊是永福師兄行菩薩道最大的支柱。

這集就讓我們一起來聽聽永福師兄的妙語如珠,笑談早期做慈濟的甘苦談,以及夫妻同修是如何攜手行菩薩道的。

愛在西拉雅本月人物專訪:台南市_安南和氣郭永福師兄及林芙蓉師姊
主持人:王寶裕

首播時間:每月第二週 星期五10:30
重播時間:
每週五 15:30 20:30;隔週五 01:30
每週六、日 3:00

#愛在西拉雅 #王寶裕 #台南 #安南和氣 #郭永福師兄 #林芙蓉師姊 #國際賬災 #行菩薩道
#真心看世界 20240102志工早會 靜思精舍德劭師父
上人早年經歷與佛心師志
1. 人生探索:上人在小時候就開始思考人生意義,尤其是在經歷第二次世界大戰後。
2. 母親病癒:上人15歲時,母親罹患急性胃穿孔,他虔誠念誦觀世音菩薩的名號,並發願減少自己的壽命為母親祈福,最終母親康復。
3. 父親往生:面對父親的無常,促使上人探究因緣果報,開始走向佛教之路。
出家與修行
1. 出家之路:上人離開家庭,前往台東,開始了佛教修行之旅。
2. 法號與修行:上人最初的法號為「淨思」,象徵寧靜思考,後來在功德會成立後改為「正言」。
3. 師公教誨:上人受師公「為佛教、為眾生」的教誨,成為他一生的使命。
慈濟成立與理念
1. 慈濟創立:1966年成立佛教慈濟功德會,旨在實踐佛教慈悲精神,做人間菩薩。
2. 佛心師智:期望人人能以佛心為己心,以師志為己志,實踐菩薩道,成就佛陀的慈悲心願。
實踐與發願
1. 實踐菩薩道:上人期望慈濟人能夠發揮大慈悲心,實踐菩薩道,造福人間。
2. 發願立願:鼓勵大家發心立願,篤定心智,共同推動佛法生活化。

小編心得(萱)
今天的分享讓我深刻體會到上人的佛心師智。從小時候開始,證嚴上人就對人生有著深刻的思考,並在經歷母親病癒和父親往生的際遇中,逐步走向佛教之路。上人的出家之路和慈濟的成立,體現了他對佛教慈悲精神的堅持和實踐。透過上人的故事,我感受到佛教不僅是一種信仰,更是一種生活方式,鼓勵我們以佛心為己心,實踐菩薩道,造福人間。
【靜思小語】物質可以貧,心靈、志氣不能貧。
===================================
【朵用心-健康100】
全台不到一小時,
就有一人因腦中風過世!
daai.pse.is/DrP241105
◎腦中風年輕化?高危險群有哪些?
◎過去1小時的檢查,現在只要10分鐘!
◎平時的健康管理有多重要?
來賓: 花蓮慈濟醫院 蔡昇宗醫師

歡迎點選收聽 2025.03.07 真心看世界

https://daai.pse.is/th250307
好節目收聽 🎧 https://soundcloud.com/aaiadio/578a

環保達人秀兩招

❤️大家都知道蔬果酵素對保養健康有不錯的效果,例如幫助食物的消化吸收、保護腸道、淨化血液、增加免疫力等等的好處;同時,酵素還是一種非常環保又好用的清潔劑呢!

其實我們利用家中的蔬果就可以製作酵素,您知道如何用最天然的方法來自製酵素嗎?今天在“音樂有愛”的單元中,繼聆邀請環保博士蔡汪騰先生,和聽眾們分享如何自製酵素以及手工皂。

在“心靈閱讀”的單元,禹頡將為聽眾朋友分享一篇好文章《剛剛好的安慰》。


主持人:張詠涵
嘉賓:蔡汪騰博士
單元主持人:王繼聆,李禹頡

#北加州分會 #大愛知音 #張詠涵 #蔡汪騰博士 #王繼聆 #李禹頡 #環保達人 # 蔬果酵素 #LISTOS
學會原諒 有益身心健康

在生活中,我們與人相處時,有時會遇到令人火冒三丈的人,想起對方的傷害,就會懷恨難平;瞋恨度日,甚至想要以牙還牙。

本期【洛城大愛百寶箱】的《人生解惑》單元,台大精神科林信男醫師將與聽眾分享:醫學證明長期對傷痛耿耿於懷,精神和免疫系統將會受損。學習原諒別人,能啟動遺忘痛苦回憶的機制,讓人從負面情緒中解脫。慈濟志工唐榮穂、黃惠敏、陳美惠、林月桂也將分享“靜思語”:「原諒別人就是善待自己」,幫助他們獲得心靈的平靜。

https://soundcloud.com/aaiadio/115_20250315p

主播:陳慮逸 I 來賓:林信男、唐榮穂、黃惠敏、陳美惠、林月桂

#慈濟美國 #TzuChiUSA #洛城大愛百寶箱 #人生解惑 #原諒 #憤怒 #傷害 #身心靈
🍀本週共修推薦~
<靜思妙蓮華讀書會457>
覺證天體宇宙,一乘圓頓之法,
中道實相之理,非彼三乘所知。
🎧(點選 可收聽)
https://soundcloud.com/aaiadio/20250313-457a

20130626晨語 證嚴上人開示:
【經文】
然我等不解方便隨宜所說,
初聞佛法遇便信受,思惟取證。

🔊Podcast
https://reurl.cc/Z4adGp

☁️【藍天白雲好時光】
主持人:張嘉玲
共修內容:靜思妙蓮華
譬喻品第三 第457集
📖【靜思妙蓮華序品第ㄧ】
https://soundcloud.com/aaiadio/sets/u4o2irtcqobf
【靜思妙蓮華方便品第二】
https://soundcloud.com/aaiadio/sets/ly06txat8gwm
📖【靜思妙蓮華譬喻品第三】
https://soundcloud.com/aaiadio/sets/onmav6h26owz
❤️大愛網路電台網頁
https://daairadio.tw
😊大愛網路電台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daairadio.tw/
#真心看世界 一、【20250309人間菩提】
現在人人都因欲念在爭,社會不平安也是因為爭,因欲念而起的爭奪,造成世間多少人受苦受難。如何改善人間之苦?不只是爭著擁有,而是去幫助苦難。 慈濟在聯合國,一直表達我們在做什麼?除了救助苦難,我們也推廣茹素,茹素,就是愛的實踐,幫助、愛護生命,都是慈善的真理。
人間,重要的是愛心,不只是愛人也要愛動物,還要保護大地。空氣要淨化,大地也要淨化,期待大家能多素少葷,不但能淨化空氣與大地,更能淨化人心。期待我們共同一心,為天地人間謀合力、謀祥和、謀太平。

二、 心蓮朵朵開
百大黃金農夫曾國旗的父親,早在1990年代初期開始推廣有機農業,當時台灣仍以傳統化學耕作為主,但曾家選擇走一條更友善土地的道路,期望改善環境與人體健康。

原本曾國旗在北部從事建築業,但因父親在有機肥廠施工時意外受傷,他毅然決然返鄉接手農場。起初,家族的有機耕作遇到諸多困難,例如資金短缺、技術門檻高、農藥污染鄰田影響收成等。此外,市場對有機產品的接受度不高,導致穀物滯銷,財務壓力極大。

在面臨資金問題時,許多農民股東因擔憂風險而選擇退股。曾國旗的父親堅持信守承諾,確保股東不會虧損,夫妻倆努力協調資金,分期歸還投資款,贏得農友信任。儘管困難重重,曾國旗仍然堅持下去,並嚴格遵守有機驗證標準。他深信友善土地終將帶來回報,而事實證明,他的努力與堅持終於讓有機農業在花蓮扎根,開創了更健康、永續的農業模式。

https://daai.pse.is/th250310
慈濟的故事_40 貳 善護
壹部曲 克難‧慈善1966年始

縈繞心頭的鮮紅記憶_2 P49~53

https://daai.pse.is/Story250318
#真心看世界 一、【202500308人間菩提】
2025年3月2日,慈濟全球委員慈誠精進日,花蓮靜思精舍現場及全球33個國家地區,139個社區道場共修點,近一萬六千人在線上參加精進共修,汲取法水。 佛法不離人間事,佛陀來人間,就要把覺悟的精神帶給人間,人間就是凡夫界,人在世間為善做好事,成就「十善」,那就上生天堂;人若在世間迷茫度日,沒有方向,就容易有偏差而墜入惡道。所以人人需要學習善法,並不斷地複習,才能讓法入心、入行,進而覺悟走上正道。 人世間多複雜,人口越多總是欲念越高,傷害人類、破壞大地也就越劇,所以人心的一念一動都會影響世間,現在最重要就是需要淨化人心,多弘法利生,讓愈多人聽法、愈多人說法,我們的大空間就會愈淨化,愈祥和。

二、【健康100分】
畢業於慈濟大學第二屆張群明醫師分享選擇一般外科是因受到大體老師的奉獻精神感動,希望透過外科幫助更多病人。另外科醫師壓力大,早年靠睡眠、興趣(如漫畫創作)舒壓。隨著經驗累積,體會到轉念的重要性。
並分享台灣乳癌以女性為主,男性比例極少。內在因素包括女性荷爾蒙影響,初經過早(12歲前)、停經過晚(55歲後)導致乳房細胞變異機率升高。外在因素則涉及壓力、免疫力低下、睡眠不正常及長期心理壓力(如家庭、工作困擾),可能影響身體修復機制,增加癌變風險。

https://daai.pse.is/th250311
HTML Embed Code:
2025/04/03 05:34:5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