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 Telegram Group & Channel
乌鸦观察 | United States America (US)
Create: Update:

#智利 #选举

【“最右”还是“最左”?智利史上最两极分化大选悬念未终】

11月21日,四年一度的智利总统大选第一轮选举告一段落,此前呼声最高的极右派共和党独立候选人安东尼奥•卡斯特和左翼广泛阵线联盟候选人加布列尔•博里克分列第一和第二名,但均未获得超过50%的票数。按照智利选举规定,二人将共同对阵12月份的第二轮终选。这为上世纪民主回归以来“智利史上最为两极分化的总统大选”再添一丝悬念。

对这个南美国家来说,这种局面前所未有,自1990年智利军政府“还政于民”以来,传统中右、中左阵营首次被排除在总统选举决战之外。西班牙埃菲社指出,12月19日决胜轮投票后,智利将出现阿连德(1970-1973)以来最左的政府,或皮诺切特(1973-1990)以来最右的政府。

卡斯特被视作“智利博索纳罗”和“与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相似的人物”。作为德国后裔,卡斯特二战后随全家移民智利。其父曾在纳粹军队中服役,其兄曾担任皮诺切特政府高官,卡本人自称“芝加哥学派”门徒。仅出身背景一项就已为其带来浓厚的保守主义色彩。不仅如此,卡斯特还曾言,“如果皮诺切特在世将会投我一票”。

就卡斯特的未来执政方向和施政纲领来看,有以下几点值得关注:一是民粹主义和威权主义。除公开颂扬皮诺切特军政府的“独裁遗产”外,卡斯特还在多个场合表达过对特朗普和博索纳罗的赞赏,并有意效仿其移民和气候政策。以智利北部移民危机为例,卡斯特扬言要严控移民输入,甚至不惜挖掘沟渠以建设“物理屏障”。另外,卡斯特在气候变化问题上表态迟疑,有意回归传统能源,拟建“高质量的煤炭新电厂”。二是反全球化和多边主义。卡斯特已表示若其当选智利将离开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并指责气候危机是联合国气候大会上“典型的霸权话语”,而南美进步论坛和南美进步联盟是“国际官僚机构”。三是反女权主义,主要表现在反堕胎、反离异和反LGBTQ上,且有考虑取消妇女部,这也使其成为智利近来多次女权主义者示威运动的靶心。四是在国内政策上,将继续以放松市场管制和推行公司私有化为目标。

位于智利政治光谱另一侧的博里克,是拉美“千禧一代”的又一代表。作为智利若干场重要学生运动的领袖之一,博里克被寄予厚望,“若其当选将是智利历史上最为年轻的总统”。而学生经验有余、从政经验不足或将成为其竞选路上最大掣肘因素。相较于卡斯特“迷恋过去”,博里克似乎更“专注未来”。参选以来,博里克以“新自由主义时代的终结”为口号,宣称“智利是新自由主义的摇篮,也将是新自由主义的坟墓”,引起舆论一片哗然。

就其政策取向来看,博里克继承了左翼的施政习惯,其中不免有与卡斯特针锋相对的地方:一是提倡女权主义,要求保护妇女权益。二是主张绿色转型,建立“生态政府”。三是鼓励权力下放,适度放权。四是保障体面工作,要求提高工人待遇。除此以外,博里克还主张征收“超级富豪税”和“巨额财产税”、推行公有医疗体系和私人养老金改革以及扩大高等教育覆盖面等。但反对人士则提出了质疑的声音,认为其“过于理想化”,当前智利首要任务是发展经济,“智利既无实力也无必要去建设福利国家”,这在智利社会内部亦激起了相当大的反响和共鸣。(澎湃新闻)(西班牙埃菲社)

乌鸦观察
#智利 #选举 【智利举行总统和议会选举,极右翼与左翼候选人进入第二轮】 当地时间11月21日,‌智利举行总统和议会选举。智利选举委员会初步计票结果显示,‌由于当天总统选举中7名候选人无一人获得超过50%的选票,‌得票率最高的两名候选人将在12月19日举行的第二轮投票中角逐总统职位。 据路透社21日报道,‌智利选举委员会当地时间21日晚公布的初步计票结果显示,‌当天的投票率为44.18%,‌右翼政党智利共和党候选人何塞·安东尼奥·卡斯特(Jose Antonio Kast)和左翼政党联盟“赞成尊严”…
#智利 #选举

【“最右”还是“最左”?智利史上最两极分化大选悬念未终】

11月21日,四年一度的智利总统大选第一轮选举告一段落,此前呼声最高的极右派共和党独立候选人安东尼奥•卡斯特和左翼广泛阵线联盟候选人加布列尔•博里克分列第一和第二名,但均未获得超过50%的票数。按照智利选举规定,二人将共同对阵12月份的第二轮终选。这为上世纪民主回归以来“智利史上最为两极分化的总统大选”再添一丝悬念。

对这个南美国家来说,这种局面前所未有,自1990年智利军政府“还政于民”以来,传统中右、中左阵营首次被排除在总统选举决战之外。西班牙埃菲社指出,12月19日决胜轮投票后,智利将出现阿连德(1970-1973)以来最左的政府,或皮诺切特(1973-1990)以来最右的政府。

卡斯特被视作“智利博索纳罗”和“与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相似的人物”。作为德国后裔,卡斯特二战后随全家移民智利。其父曾在纳粹军队中服役,其兄曾担任皮诺切特政府高官,卡本人自称“芝加哥学派”门徒。仅出身背景一项就已为其带来浓厚的保守主义色彩。不仅如此,卡斯特还曾言,“如果皮诺切特在世将会投我一票”。

就卡斯特的未来执政方向和施政纲领来看,有以下几点值得关注:一是民粹主义和威权主义。除公开颂扬皮诺切特军政府的“独裁遗产”外,卡斯特还在多个场合表达过对特朗普和博索纳罗的赞赏,并有意效仿其移民和气候政策。以智利北部移民危机为例,卡斯特扬言要严控移民输入,甚至不惜挖掘沟渠以建设“物理屏障”。另外,卡斯特在气候变化问题上表态迟疑,有意回归传统能源,拟建“高质量的煤炭新电厂”。二是反全球化和多边主义。卡斯特已表示若其当选智利将离开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并指责气候危机是联合国气候大会上“典型的霸权话语”,而南美进步论坛和南美进步联盟是“国际官僚机构”。三是反女权主义,主要表现在反堕胎、反离异和反LGBTQ上,且有考虑取消妇女部,这也使其成为智利近来多次女权主义者示威运动的靶心。四是在国内政策上,将继续以放松市场管制和推行公司私有化为目标。

位于智利政治光谱另一侧的博里克,是拉美“千禧一代”的又一代表。作为智利若干场重要学生运动的领袖之一,博里克被寄予厚望,“若其当选将是智利历史上最为年轻的总统”。而学生经验有余、从政经验不足或将成为其竞选路上最大掣肘因素。相较于卡斯特“迷恋过去”,博里克似乎更“专注未来”。参选以来,博里克以“新自由主义时代的终结”为口号,宣称“智利是新自由主义的摇篮,也将是新自由主义的坟墓”,引起舆论一片哗然。

就其政策取向来看,博里克继承了左翼的施政习惯,其中不免有与卡斯特针锋相对的地方:一是提倡女权主义,要求保护妇女权益。二是主张绿色转型,建立“生态政府”。三是鼓励权力下放,适度放权。四是保障体面工作,要求提高工人待遇。除此以外,博里克还主张征收“超级富豪税”和“巨额财产税”、推行公有医疗体系和私人养老金改革以及扩大高等教育覆盖面等。但反对人士则提出了质疑的声音,认为其“过于理想化”,当前智利首要任务是发展经济,“智利既无实力也无必要去建设福利国家”,这在智利社会内部亦激起了相当大的反响和共鸣。(澎湃新闻)(西班牙埃菲社)


>>Click here to continue<<

乌鸦观察




Share with your best friend
VIEW MORE

United States America Popular Telegram Group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