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 Telegram Group Link
Channel: 心理学笔记分享
Back to Bottom
诱导方法

深呼吸,能够缓解紧张情绪,释放心理压力。

通过深呼吸能使被催眠者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达到一定的专注程度,从而进入催眠状态,要注意,呼吸速度不能时快时慢。
诱导方法

◎压迫法,能提高催眠的效率,通过压迫枕后动脉,颈动脉窦,锁骨下动脉,颞浅动脉,从生理方面诱导进入催眠状态。

◎压迫枕后动脉,位于耳朵中央往后2~5厘米,两边的耳朵都有这条动脉。
催眠师左手扶着被催眠者的额头,右手食指和中指按压这条动脉,掌握好力度,这条动脉不能长时间按压,会出问题的,按的时候注意被催眠者的表情变化。

◎压迫颈动脉窦,位于喉咙两侧的动脉,它是一个压力感受器,能使受到的压力传到大脑,只要按压这条动脉,都会引起血压上升,迷走神经受到刺激,会发挥降血压的作用。

注意,力度是要轻压,这种方法会快速降低血压,用力过猛会导致血压急剧下降,而引发脑缺血,甚至昏迷,进入催眠状态就不要按了。

能成功进入催眠状态的秘诀,在于边按这条动脉,边诱导催眠,诱导的方法可以参考深呼吸和凝视法,诱导语自由发挥。

◎压迫锁骨下动脉,左侧起自主动脉弓,右侧是头臂干的分支。

用力按压颈根部和锁骨的位置,通过压迫锁骨下动脉,减少脑部供血,暂时抑制被催眠者的思考。只有坐着的姿势才能用这个方法,适用于,轻度催眠深化到深度催眠。

◎压迫颞浅动脉,俗称太阳穴的部位,通过慢慢按压,减少脑部供血,从而引发脑贫血状态,更容易催眠诱导,适用于对催眠诱导没反应的人,边按压边诱导,能增加被催眠的成功率。
诱导方法

多重诱导,对于抵抗比较强,或者不愿意配合的被催眠者,通常要求被催眠者,专注几件事,容易产生疲劳,无法胡思乱想。

只要一边凝视,一边数数,一边听催眠师暗示,就能诱导进入催眠状态。

两个催眠师站在被催眠者的左右侧,诱导语可以是相同,甚至可以尝试不同的语气,语音,语调进行诱导,效果明显,迅速给被催眠者带来恍惚,混淆的感觉。

利用意料之外的一些暗示,在被催眠者惊奇或惊讶的一瞬间,造成混乱的感觉。

烛光法,准备一根蜡烛并点亮,让被催眠者自然的凝视烛光,催眠师在一边诱导,只要被催眠者能跟着诱导语进行想象,就能进入恍惚的催眠状态。
催眠深化

当被催眠者进入催眠状态后,继续对其进行催眠,从轻度催眠进入更深的催眠状态。

深化催眠的技巧,在于诱导被催眠者更专注在一件重复操作上,潜意识更容易接受暗示。

催眠深化是催眠诱导的延续,催眠深化的方法是用来加深催眠状态的方法。
催眠深化~反复诱导法

对被催眠者反复诱导,具有加深催眠的作用。

反复诱导是一种清醒状态与催眠状态多次交叉,重复进行的方法。

清醒状态是不完全的清醒,在被唤醒的一瞬间,其实还滞留在催眠状态,再次接着进行催眠,必须要在没有完全苏醒的情况下引导,就能进入更深的催眠状态,这一过程要反复。

即便,没有进入催眠状态,或者进入比较浅的催眠状态,催眠师都要反复暗示,加深催眠的程度。
催眠深化~阶梯意象法

意象,通过描绘想象,使被催眠者成为想象的主角,从而进入深度催眠状态。

描述的想象,可以是任何自然情景,催眠师的想象力越丰富,描述越逼真,被催眠者就能从暗示中想象出更加的具体形象。

阶梯意象,想象自己正在楼顶,面前有个楼梯口,走过去看不到底,只看到数不清的阶梯,走向那个楼梯口,一步一步的往下走,这时催眠师在加些身体很放松,很轻松,很舒服的相关暗示,就能进入深度催眠状态。

当然,除了意象阶梯,还能意象出别的情景,这要看催眠师的引导暗示。

参考
https://hottg.com/xlxbj/108
催眠深化~数数法

这是一个简单的方法,随着催眠师数着每一个数字,催眠状态就会深化一步。

周围的环境一定要安静,催眠师说话要用平静缓和的语气进行诱导,也要配合被催眠者自然呼吸进行数数。

可以是催眠师数数,也可以是被催眠者自己数,从1数到20,也可从10数到1。
基本诱导的程序

诱导本身就是一种暗示,以下通过暗示完成诱导的过程。

眼睛疲劳,全身没有力气,直到眼睛无法睁开。

感官逐渐变得迟钝,慢慢就没了感觉。

只听见催眠师的声音和要做的事,周围发生的事不知不觉。

想象出来幻觉幻象,犹如真实发生存在面前。

唤醒之后忘记催眠过程中的经历,身心变得轻松且愉快。
暗示

暗示,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无论是在意识清醒状态,还是诱导催眠状态,人在接受外界信息或者自身思考产生的想法,都是暗示的来源。

比如别人告诉你裤子后面脏了,你会特意看一下,这就是生活中的暗示。
还有在心里长久的认为别人看不起自己,不想与别人交流,变得越来越自闭,这也是一种自我暗示。

潜意识能对暗示做出反应,潜意识不会思考,容易接受暗示内容。

通过暗示能够实现一些目标,加深催眠,改变情绪,改成行为,产生幻想。

有一种不知不觉的自然催眠状态,平时在人的生活中,经常会处于非常专注,放松的状态。
暗示的分类

○积极与消极的暗示,
消极暗示包括自己乱贴标签,习惯常说的话,侮辱性外号,来自它人的负面评价等,容易形成消极的思维。

积极暗示,遇到挫折,遭遇不幸,来自自我或是它人的鼓励安慰。

○一切暗示都是自我暗示,只有自己接受才能产生作用。
环境暗示,人被周围存在的事物,以及它人的话语暗示,只能被动的注意接受。

○正向和反向暗示,积极的接受暗示就是正向,而反向是与暗示内容相反的暗示,越想让其顺从,反而激起反抗。

○直接和间接暗示,直接暗示,明示,直接明白的说服暗示对象接受,容易会引起其疑惑或反抗。
间接暗示,借助某种方式,采用隐晦,含蓄的方法说服对方。

○清醒,催眠,催眠后的暗示
清醒暗示,人在意识状态很清醒的情况,接受外界或它人的情绪,愿望,观念,判断,态度等多方面影响,暗示被催眠者可以进入催眠状态。

○催眠暗示,在不同程度的催眠催眠状态,被催眠者接受催眠师各种相应的暗示,让被催眠者心理,生理,行为产生变化。

催眠后暗示,在催眠过程中,给被催眠者在唤醒后,意识清醒状态下发生影响的暗示。

○实际指令,意念动作,反应抑制,认知歪曲的暗示

实际指令,按照实际的状况,直接指示被催眠者该怎么做或者做什么。

意念动作,暗示被催眠者集中注意力默想一个动作,由此引发实际的行为反应。

反应抑制,暗示被催眠者不能对后面的一些指令做出反应。

认知歪曲,暗示被催眠者对某些方面的认知发生扭曲,并将这些扭曲理所当然的认为现实。

比如从1数到5,我把3拿走了没有3,现在再数一遍。
暗示的作用

暗示可以有效的帮助我们放松身体,缓解紧张释放压力。

正确积极的暗示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增强自信。提升人格,培养优良的品质与个性,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暗示可以有效地帮助治疗身体疾病,解决心理冲突及治疗心理障碍等。

暗示可以有效的增强记忆力,提高学习效率和工作效率。

暗示可以帮助戒除不良嗜好,纠正不恰当行为习惯,提高生活质量。
曾经有这样的一个心理实验。

心理学家来到一所学校随意进入了一间教室,在表明自己的身份之后,他们随机选择了一些同学,并且宣布这些同学是天才,未来一定会取得好的成就,然后心理学家就离开了。

事后他们进行跟踪调查,发现被宣布是天才的学生。
学习成绩在几个月内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于是他们重新来到这所学校,又宣布一些学生是天才。
未来一定会取得非常好的成就,结果和上次一样。
另一些被宣布是天才的学生也出现了学习成绩提高的现象。

这就是心理暗示的巨大作用。
常用的六种暗示

心理暗示,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
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

放松暗示,通过集中注意,调节呼吸,使人的肌肉得到充分放松,从而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的方法。

深入暗示。通过暗示将被催眠者带入更深层的催眠状态。

直接暗示,无需想象和联想就能被暗示者明白暗示内容,直接暗示通常是简单明确的。

想象暗示,通过想象能增强其他暗示,产生幻象,建立有特定目的场景,想象事情的美好结局,潜意识就会帮你实现。

间接暗示,其中一种渴望的情感状态,比如高兴。与被催眠者谈论他的过去,确定曾经激发出渴望情感状态的经历。通过模拟曾经经历的场景暗示,重新体验渴望的情感状态。

在催眠中使用比喻,类推的方式,给予被催眠者意识以外的暗示。

催眠后暗示,催眠师经过催眠以后。给予被催眠者的一些唤醒暗示,方便被催眠者在催眠唤醒后的意思能够逐渐清醒。
暗示的传递途径

催眠师通过语言表情,行动,手势,环境等多方面,传递与强化着暗示的作用。

在各种传递信息的渠道中,语言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一种。

除了通过某种单一的途径传递暗示以外。

也经常用到语言与其他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来传递心理暗示,在其中包括周围的环境以及催眠师适当的表情和肢体动作等。
暗示的使用关键

生活中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周围的生活环境,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自身也是如此,人们为了适应生活生存的需要,需要有自我改变的能力。

不管是环境的变化,还是自身的变化,通常都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随着环境的变化我们会为自己建立一个明确,具体,现实,对个人有着积极意义的目标,并为之努力。

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着不相同的生活背景,成长经历,知识结构,兴趣,性格,习惯,以及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
所以只有充分的了解被催眠者才能更恰当的使用暗示进行催眠。

暗示的反复累加作用,反复暗示会使暗示刺激发生作用的速度不断加快,时间越长,影响越深。

利用暗示的双重多重作用,真实的感受加上言语,环境等各方面来加强暗示的效果。
唤醒

催眠就像是睡着的人在梦游,唤醒就是叫醒梦游的人,从催眠状态中醒来。

浅度催眠状态容易被唤醒,而深度催眠状态有时候没法一次唤醒成功,需要多次施展唤醒方法。

三种方式,通过物理方法,通过心理暗示,通过自然清醒。

通过物理唤醒,对着被催眠者额头吹气,或者按摩眼睛,或者轻轻拍打脸,最极端的唤醒方式是泼点冷水到脸上,再配合清醒的暗示指令。

通过心理暗示唤醒,方法有很多,
通过倒计数的暗示,从10 数到1就会醒来,
通过拍手的暗示,当你听到拍手声就会醒来,
通过感觉唤回的暗示,用意象法进行诱导催眠,暗示感受一下身体的感觉,你正在慢慢的醒来。
通过音乐唤醒,在听音乐的过程中唤醒,事先需要苏醒暗示。

通过自然清醒的方式,处于三种催眠状态的被催眠者,因为催眠师有事暂时离开,没有了暗示会自然清醒过来。

处于深度催眠状态,不被催眠师唤醒,会转换为睡眠状态,经过正常睡眠后自然清醒。
唤醒前的收尾工作

用于心理治疗的催眠,在唤醒过程中需要再次强化在治疗过程中的特定暗示,就是重新再提一下暗示。

必须要解除在催眠过程中给的负面暗示,如果不解除暗示,清醒后那些残留的暗示会影响到正常生活。
比如之前暗示过被催眠者手脚不能动,在唤醒之前要解除暗示,再次暗示手脚能动了。

唤醒的过程中,要暗示苏醒后身心都很放松,心情很愉快,作为这次催眠的结尾。

唤醒的过程中,节奏不能急促,要让被催眠者有准备,继续暗示,逐渐直到完全清醒。
高峰体验

由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

自我实现的人,在人生历程中曾经体验到的欣喜感,幸福感和完美感,都是在人生领悟,苦尽甘来,至亲至爱相融和宗教悟道等情境下产生。

人们在追求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基本需要获得满足后,达到自我实现时所感受到的短暂的、豁达的、极乐的体验,是一种趋于顶峰、超越时空、超越自我的满足与完美体验。

在高峰体验时,人会产生一种存在认知,这与一般的认知不同,这种体验仿佛与宇宙融合了,是人自我肯定的时刻,是超越自我的、忘我的、无我的状态。
自我催眠

许多催眠专家认为催眠的本质实际上是自我催眠。
每一个人并不一定需要别人的诱导才能进入催眠状态。
催眠的基本要素,让自己进入恍惚状态并施加暗示。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学习并直接应用。

在自我催眠中,没有其他人在你进入催眠状态之后,对你的潜意识进行暗示。
而在他人催眠中,催眠师为了满足被催眠者的特定需求,和按照提前制定好的计划和方案进行暗示。

研究表明,自我催眠的效果,不比他人催眠差。只要催眠暗示的内容与方法得当。
没有任何理论能够证明自我诱导的催眠,不如他人催眠有效。

自我催眠,需要一定的努力练习和实践。
通过实践会逐渐习惯进入催眠状态的感觉,
越能够适应这种感觉,越容易成功诱导自己进入催眠。
自我催眠,通过自我控制身心状态和行为的一种方法。

用来帮助自己控制情绪,集中注意力,迅速消除疲劳,调节肌肉紧张等。

自我催眠可以用于哪些方面

消除心理应变激动,改善睡眠,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
增强大脑记忆力,精神注意力,有效储存记忆,提高学习效率。
矫正各种不良行为习惯,美容,减肥,戒烟,戒酒。
控制神经疼痛,自然分娩,手术应用。

哪些人需要自我催眠

有强迫症,焦虑,恐惧,抑郁等心理障碍患者。
工作压力大,很难有时间放松的人。
从事竞争比较激烈的行业,整天神经绷紧的人。
需要增强记忆力,害怕考试,恐惧面试的人。
患有各种慢性疾病,如头痛,糖尿病,身体发热等疾病。
需要靠增强自信心来减轻体重,美容及抗衰老的人。
能帮助上瘾的人戒烟,戒酒,戒毒。
需要增强自身免疫力,抵抗力,减少疾病发生的人。
能戒除不良行为习惯,比如摇手指,摇头,多动等。
需要改善睡眠质量的人。
需要克服晕车晕船的人。
HTML Embed Code:
2024/06/14 14:13:34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