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 Telegram Group Link
Channel: 小破不入渠🌏
Back to Bottom
小破不入渠🌏
以下哪个说法最接近你「微信朋友圈 feed」的状态?
选项 3 应为「我屏蔽了 10 - 50% 的好友」,笔误无法修改了。
蛮好的片子。去年就看到有朋友推荐,但没 Disney+ 一直没看,这波叔叔引进,疯狂给我推,终于给看了。

就你说卖大力丸的成分肯定也有一点,但撇除那些夸张、戏剧化的成分,反正我觉得是有一定道理的。这里不是说要去追求单纯的减重、刷肌肉围度、运动表现、长寿,而是一种 state of mind,hacking life 并通过自己的感受去评估其效用,追求一种良好身体状态的积分。这种感受是内化的,而不是在和别人比,和某种标准比。

特别是人到中年,叠加这个衰退下行的时代,能找到一个不被外界影响的奖励回路,就会让生活更 fulfilled,而不是一直被 consumed。

https://www.bilibili.com/bangumi/play/ep755181
想去看《永安镇故事集》的时候,我在湖边散步,周围是一些同样在散步的中年人,以及钓鱼佬;看完从电影院下来,路上基本只剩下喝完酒的年轻人。

我要回家,睡觉,第二天起来打卡,同时给编辑交付两个提纲,以及给甲方的初稿。

接下来的三天我会非常忙,这种忙碌是因为隔着 9 小时时差之外的地方,有家公司准备开一个产品发布会。你很难想象比如 30 年之前,世界会像这样,被牵起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不是一个囿于某种单一空间、身份、标签的人。也正因如此,我才更充分地意识到,后现代人类的身份危机,其实就是被技术压缩的世界,变得更浓稠,如一锅粥一般沸腾起来,事事都似乎与你有关,但又都与你无关。你看似很有能量,但什么都改变不了。

这个电影讲的也就是这么一个事情。
新周刊这篇,写得很戏剧很 juicy。

但我依然不喜欢它那股隐隐的「幸灾乐祸」味——看吧?想脱离世俗的大部队,最终的结局就是落入骗局,背百万负债,从一个围城转移到另一个猪笼。言外之意,还是埋头打工,能给人稳稳的幸福。

实际上,在这一轮泛意义上的「躺平」运动里,有很多更值得参考的例子。无论是从自我内心出发,强调安置欲望的低功率生活;还是更讲究平衡方法论的 FIRE,甚至生育率和房价本身就已经证明了这代年轻人如何「活在当下」。

这类运动之所以常与「灵修」、「正念」等概念挂钩,原因在于,现代的物欲,早已不是肉体的需求,不是为了让自己免于饥饿、寒冷,而是为了追求某种价值、自我实现,以及在身份、形象的标尺上攀比。且现代脑力劳动带来的负担,也不再是肌体的劳损,而是精神的疲惫。

可以说,这篇文章所选取的过度单一的视角,既污名化了「正念」的方法,又贬损了「躺平」的目的,它最终指向的答案,就是「脚踏实地」,只屏蔽内心感受,再次投入到紧绷的,日复一日的循环里,成为社会里一个高度润滑的齿轮。

因为好像每个人都是这样过的。

https://mp.weixin.qq.com/s/qUZ-Otm22kD0svjt6dwANQ
这几天看了蛮多「巴以」话题的内容,有意思的地方在于,这个问题无论在中文语境还是西方,都没有明确的政治分野。

比如黄右里面有不少讨厌穆斯林的,白左(Vox 今年还出过一期)也有同情巴勒斯坦原住民的,各种光谱排列组合很丰富。

看了很多,楼桑这个回答是我最认同的。

https://zhihu.com/question/625063181/answer/3242969130
听了《迟早更新》e.201、202。

两期节目都很好,但令我个人最有感触的一个细节,是 e.202 里,枪枪引用了上野千鹤子的「dependence ➡️ independence ➡️ interdependence」之论。

我也讲过,我自己学习社会生活的过程,就是从「习惯独处」,再到「学会共度」。特别是今年,有两个细小但具体的时刻,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这种感受。

一个是之前旅行到今治,我要租一辆单车,骑过來島海峽大橋,骑上对面的龜老山。那一整天的行程,时间和精力都非常紧张。___早早决定放弃这段行程,但还是帮我和租单车的店员以最快速度沟通好,帮我寄存箱子,让我可以尽快出发。

然后是上周末,和___一起去爬山,他帮我准备好了登山要用的帽子和鞋。下来之后,去他家里冲凉,我想着要给手机充点电,因为晚上还约了朋友喝酒,回酒店会比较晚。冲完凉出来,发现他已经帮我把手机和耳机都充上电了。

这两件事,在资本主义、商品社会框架下,都有成熟的服务可以解决,花点钱而已。当代生活的所谓「边界」,就是依照这一框架划定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也信奉这种「花钱搞定」的效率。

但正如任宁和戴锦华老师在 e.201 里谈到的,个人主义的危机,其实就是因为我们不断把「与人同行共度」的边界让渡给了现代商品社会,是我们自己把体验商品化,关系原子化了。

很长时间里,我都是一个尝试让自己变得 dependable,以「给其他人留出缓冲带」为荣的人。一个具体表现是,我打车的时候永远会关注司机的来向,并提前来到顺路的马路一侧等待。这很好,但我依然意识到,如果把这件事纳入到两性议题的框架下,这依然是「父权制」施加给我的标签和期待,让我不断巩强自己,而耻于依赖他人。后半部分绝对是错误的。

实际上,interdependence——不只是两性,甚至不局限于人类,而是一切个体之间的 interdependence,是我们作为人类能拥有的最宝贵的东西。

http://podcast.weareones.com/episodes/201
过去几十年,我们亲历了一次「现代化」的失灵,以至崩溃。

关于这场崩溃的起点,可以有很多定义,站在美国视角上可能是 2001、2016 年,对中国人则可以是 2018 或 2019 年,以及 2012 世界末日的那个双关隐喻。

总之,在 21 世纪的这条轴线上,你可以找到不止一个点,在那之前的世界阳光明媚、欣欣向荣,充满了乐天主义的兴奋;在那之后,一切都变得灰暗、荒芜,走向寂灭,绝望成为生活的底色,时代黑了。

这种失灵是全方位的。政治虚无、技术失控、思想和表达枯萎,劳动和生产演变为无意义的消耗……且它不局限于某一个国家、民族,某个阶级或利益集团,而是成为了几乎所有生命的大背景。

具体表现更是难以尽数。从 911、两伊战争、ISIS,到次贷危机、脱欧、剑桥分析、俄乌巴以,以及去库存、地方债、996、言论审查、__、___、动态清零……

而且,这些问题都不是外部的,不是推翻封建,或击败纳粹那样,有一个具体可打败的对象。它就像癌症一样,象征着至少这一轮文明的发展,走向了终末期。

到最后,当代人几乎只剩下两个状态。一个是自我阉割和退化,闭上眼睛,回撤到「食色」的基本欲望循环中去,通过这种方式说服自己当下依然美好。另一个则是沉沦于绝望,所以抑郁症成为了流行病。

更多人则介于两者之间,处于一种跳变的混沌状态。时而疯魔在无厘头的快乐中,时而寂寥于对未来的茫然。

到最后,这种情绪状态可以被任何「怀旧」的种子引燃,因为怀旧恰好是两种心情的特调,充满了黄金时代的美妙回味,却又被封装在不可触及的过往。

而后面,只剩下苦涩而令人绝望的未来。
喜欢这一集。

正值最近开始做冬天的东京散步计划,搜集值得逛的地方,就想到之前___问的: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旅游,如果不看小红书,又怎么做计划呢?

小红书其实只是问题的浓缩象征:当代社会把一切都封装成消费符号,经内容算法调制后,其单调、短暂、廉价的特性甚至超越了消费文化本身。(陈冠希跟 TNF 联名背后好歹还有一些真切的故事)

反抗的方式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回归「有机的活法」。以多维度的视角、多层次的思考方式、多元的价值判断,处置自我和世界的关系。

说起来很形而上,具体操作起来,也就是寻找「连接」,为自己创作故事。把喜欢的作品,朋友的分享,偶然的不期而遇,以旅行的方式,扦插在人生的主干上。以及有时候,重走一段路,隔着时代与过去的自己相望,也是一种连接。其中的因果缘由的全部归总,就成了你的故事。

而不是做一种「连结婚誓词都要上百度搜、让婚庆公司代写、用 ChatGPT 生成」的人。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vol-161-%E4%B8%9C%E4%BA%ACcitywalk-%E5%8D%9A%E7%89%A9%E9%A6%86%E4%B8%AD%E7%9A%84%E7%BE%8E%E5%AD%A6-%E6%94%BF%E6%B2%BB%E4%B8%8E%E4%BA%BA%E6%96%87%E8%89%BA%E6%9C%AF/id1533768416?i=1000628808863
之前跟朋友聊起为什么如此热衷于去迪士尼。

我是 1994 年出生的,那一年《狮子王》在好莱坞上映,第二年被引进中国,成为 1949 年后首部在中国上映的好莱坞动画电影。我出生后父母买给我的第一本绘本,就是一本硬壳版的漫画《狮子王》,封底上贴着一个小小的迪士尼防伪标识。

是的,直到 1994 年,中国才解禁了「引进外国电影」的红线。

文化开放对国内的冲击不言而喻。1998 年,《泰坦尼克号》引进,创下票房奇迹。1999 年,国产手绘动画的巅峰之作,《宝莲灯》,就是一部学习迪士尼框架做出来的电影。

到 2001 年冬天,《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引进的时候,国内已经建立了「全球同步上映」的制度基础,那是我在电影院里看的第一部电影。

「同步」非常重要。中国融入全球化,地球变成「地球村」的进程,就是「同步」的过程。毕竟 80 年代央视引进的《米老鼠》是美国人 30 年代看的动画;90 年代流行的小霸王,仿制的是十几年前的任天堂 FC,它们代表了中国曾落后于世界的时代鸿沟。

00 年代,文化上的并轨逐渐成为常态。当年令我印象深刻的一个节点是《哈利波特与凤凰社》,从英文新书出版,到我买到中文版,几乎没有时间间隔。电影同步上映也逐渐成为常态。

最后,把「全球同步」这件事真正刻成时代烙印的,是苹果。

自 2008 年,苹果逐步推动实现了产品的全球同步发售。2013 年,iPhone 5s 发售时,中国大陆被囊括在首批发售地区里,这背后是工信部,实现了流程上的支持。

这就是伴随我们这代人出生、成长,最重要的时代背景。后冷战时代,分离主义短暂地从世界上消失了,现代工业为全球种下了共识的种子。一代小朋友,不分国籍、种族地,在同一文化土壤里成长:读哈利波特、看玩具总动员、去迪士尼乐园、玩马里奥,我们从这些作品里学会勇气、友情、爱心、知识、纯真、诚实、希望……

至于现在,分离主义再次抬头,「逆全球化」、「新冷战」成为热词,都象征着那个时代的日薄西山。很难具体定义这个转变从何时开始,我个人的视角是,一切都是从建「墙」开始的。这里的「墙」并不只是狭义上的 GFW,因为内容算法,无论是 Meta 还是字节的内容算法,都成功建起了人心的 GFW。

总之,那个短暂的,以全球化为背景,依靠普世价值滋养共识土壤的时代,也因此被掐灭。只剩下去迪士尼、环球影城的时候,我们还能尝试着,勾住一下它的尾巴。
当时我有一个明确的计划,「打流打到 30 岁」,翻译一下就是在 20 代的后半段,重播一遍青春期的生活。

这当然是痴心妄想。时间是不会倒流的河,是你可以回望,但永远无法洄游的单向道。不知不觉,予想的终点也步步逼近。很难否认,自己就是被困住了,但又只能假装在这里四处看风景。

讽刺的是,当年回家后不久,我和___以及一系列新朋友初识,开始给__工作。我当时还推测着,这应该只是 22 岁短暂北漂生活的一点余波,落地前的一个停靠站吧。

6 年过去了,这段经历在我人生的背阴面里,长成了一截主干。

https://jesor.me/2023/nijyuudai-no-jinsei/
S6 夺冠时,拳头曾感谢 Faker 将英雄联盟这个项目,带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现在,时隔 7 年,他再度捧杯。可以说,是 Faker,李相赫,为英雄联盟这一竞技项目,为电子竞技,甚至游戏的概念,注入了伟大的灵魂。

我忍不住会想,那些见证了 Faker 整个职业生涯的玩家、观众们,又度过了怎样的一段跌宕起伏的人生呢?是否从 Faker 身上看到、学到过什么呢?

https://jesor.me/2023/14-times-long-journey/
作为大学生(包括本专科生、研究生),2023 年,你所在学校的校方有以任何方式阻止学生过圣诞节吗?
Anonymous Poll
8%
有。
32%
没有。
60%
不是大学生,看看结果。
年末贺词还一个字没动(以及有一个稿已经拖了一个星期了),但先非常润滑地把 2023 年的歌单做出来了。

https://music.apple.com/us/playlist/2023-in-tracks/pl.u-9N9Lo9Lsx89930N
看了好多遍,竹老师的年末视频。

从去年夏天,突然蹦出那句「实际上,生命本身就是你要完成的作品」之后,就如醍醐灌顶一般,找到了自己快乐和痛苦的根源。

「其实就是,写不出来嘛」,而时间又是一张,永远不接受拖稿的滚动稿纸。错过了落笔的机会,便无从回返。只有通过回收伏笔,才能填补过去的空白。

只是更多时候还是会拖稿。把开头的一个句子翻来覆去改了十几遍,也没有勇气开启正文。直到坑掉的文章沉满了整个 Ulysses,还在一厢情愿地等待那些伏笔生长出来,以「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自我安慰。

但最后,长大成人最需要学会的东西,就是忘掉种过的花。

https://m.bilibili.com/video/BV1Hk4y1X7Nt
两周前,在 YouTube 上刷到 Angela Aki 在 THE FIRST TAKE 上再唱《手紙 ~拝啓 十五の君へ~》。

很难说这首歌对我意义重大,尽管 2009 年的春天,我第一次听它的时候恰好快十五岁。因为日语的歌词,我一句都不懂。

不过当时我确实处于一段焦虑和迷茫中。初中生活接近尾声,玩也没什么好玩,学也没什么好学的。后来我一直记得那段春天连绵不绝的阴雨天,因为每天太无聊了,能做的事只剩下听着 MP3,感受细雨的触感,看家门口的树抽出新枝绿叶。

那时,我不知道从哪听说了川端康成的小说,伊豆的舞女,并开始对那个神秘的伊豆半岛产生了兴趣。在甚至读不到原作的时候,我就是纯靠着想象,描绘那里的海岸、温泉,以及可能同样的连绵细雨。

当然,后来我第一次去湘南海岸的时候就知道了,真正的海边并不会像湖南一样淫雨霏霏。

所以,十五年之后的春天,当我真正来到伊豆半岛,我其实难以将它和十五年前的想象进行什么共振。直到两周前,再次听到 Angela Aki 唱这首歌,一切都变得无比清晰。

上午从熱海换乘伊東線南下时,我旁边坐了一个看起来就像是十五岁的中学生,穿着校服背着书包,在自己的笔记本上画一些漫画。我听着上周搜刮出来的,初中时代听过的歌,想起初中时我最想做的两件事分别是杂志编辑和电台主播。

如果真的能给十五岁的自己写一封信,我想除了那一句「今を生きていこう」之外,我大概会忍不住剧透一下:全部都会实现捏,你会做你想做的那些事,去你想去的地方,成为你想成为的人。

很 chessy 对吧?但直到你真正度过了自己想度过的人生,你才会知道它的意义所在。
HTML Embed Code:
2024/03/28 22:01:22
Back to Top